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换热器试验台用制冷剂循环供应系统的研究背景,工作过程和技术特点.它攻克了普通制冷压缩机用于有高技术要求的综合性能试验台所无法解决的难题,为空调器用换热器综合性能试验台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丁林垲 《科学通报》1986,31(18):1374-1374
一、引言由于初级宇宙线强度随能量增加按负幂律迅速下降,收集超高能事例的探测器必须具有很大的接收因子。为了研究10~(15)—10~(17)eV的超高能强子作用,在西藏海拔5500m的甘巴拉山顶设置了灵敏面积为150m~2,一次实验的灵敏时间为一年的乳胶室。但是,超高能宇宙线粒子的强度太低,即便位置这么高,收集因子这么大的探测器,也难于记录到发生在乳胶室内的  相似文献   
3.
石油成因学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石油的勘探和开发。通过考察和论述石油成因学说的发展,阐明一个正确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值得向读者推荐一读。  相似文献   
4.
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我们的科技成果为 何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或商品的问题。 我对这个问题一直很关注,因我从事科技 工作50多年,也考察了国内外很多地方, 对此我有较多体会。我认为"科技成果如 何转化为生产力"这个问题受以下因素的 制约或影响:科研方向、科技成果本身的 问题、工业基础、领导的决心、科技人员 的思想和作风、科研体制。在这六个问题 中,我国现在的科研体制是科研成果不能 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N、P养分含量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细根养分含量的4种动态:(1)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N、P含量的差异;(2)细根N、P含量与细根直径的关系;(3)在细根衰老过程中是否发生N、P的转移;(4)细根N、P含量是否有季节性的变化.从1999年1-12月隔月应用连续根钻法对福建三明莘口林场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进行取样并测定活、死细根的N、P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福建柏人工林细根的N、P含量均比杉木人工林略大,且两者的N、P含量均随细根径级的减小而增加;各径级死细根的N、P含量均略低于相应的活细根,说明细根在衰老过程中发生了养分的转移但迁移量很小;福建柏各径级细根N、P含量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单峰型,在9月最高;杉木各径级细根N、P含量的动态变化亦表现为单峰型,N含量高峰出现在9月,而P含量则在9月或11月最高.  相似文献   
6.
测定房间空调器性能的风管量热计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的风管量热计法是针对影响风管热平衡法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测定空调器及风管进出口焓差加以改进,进一步简化操作,还可以同时确定空调器的循环风量,本法亦可用于小型热泵型空调器热泵制热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观测能量sum (E)≥100TeV的γ族的衰减特征.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得到的垂向流强,3个不同大气浓度的γ族能谱,γ族在大气中的衰减长度以及其他可测量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均与相应的实验值相符。因此,模拟中所用的M-D-ND和M-SD-SH能大致正确地描述γ族事例的衰减特征。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由甘巴拉山乳胶室实验得到的∑Eγ=16~100TeVγ族事例的统计行为。给出了族的垂向流强、横向扩展及其他观测量。针对其初能平均地只比SppS能区高一个量级的特点,采用外推SppS实验结果建立的超高能核作用模型作了模拟计算。用计算结果解释了大多数统计特征并建议一种10~(14)~10~(16)eV能区根据刚度切割模型自然外推的初级宇宙线成分。对影响γ族横向扩展的因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节能墙体空心砌块热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新型节能墙体砌块的三维温度场,将空气间层的热阻以导热、对流、辐射3种形式一一进行了计算,得到间层的热阻。进而采用电算法求出砌块的热阻,使得计算结果能精确地反映墙体砌块的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10.
贫油预混燃烧室出口的强旋流和温度不均匀特征向下游迁移,直接影响了下游涡轮静叶栅端壁的气动性能,进而改变了气膜冷却端壁的传热冷却特性。设计了具有典型速度和温度出口特征的燃烧室,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设计的燃烧室出口具有典型的旋流和温度分布特征。采用数值求解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剪切应力传输湍流模型SST k-ω研究了燃烧室出口旋流对静叶栅端壁流动型态和传热冷却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燃烧室出口旋流核心与静叶栅沿栅距5个相对位置时气膜冷却端壁的流场型态和传热冷却特性。研究表明:当燃烧室出口旋流中心正对静叶片1时,马蹄涡压力面分支横向迁移被削弱造成滞止点向下游移动,端壁传热恶化,第3排气膜冷却射流被带离端壁,绝热气膜有效度降低;旋流中心正对静叶片2时,马蹄涡压力面分支裹挟第2排气膜冷却射流冲击吸力面,二次冷却效果提升的同时端壁面平均气膜有效度提高,最大值为0.148,无量纲面平均热通量减小了0.055 5。该研究揭示了燃烧室出口旋流对下游静叶栅端壁流场型态和传热冷却特性的影响机制,为端壁气膜冷却布局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