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采用体声波传感技术就卤素离子与铜缓蚀剂——苯骈三氮唑( BTA)协同成膜的动力学及相应复合膜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卤素离子 ( F- ,Cl- ,Br- ,I- )中仅 I- 与 BTA具有协同效应 ,能有效地提高BTA的缓蚀效果和膜层稳定性 ,同时 ,对 BTA的成膜动力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的粉末微电极,运用开路电位法、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和Tafel法,通过有无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来对比研究钴酸锂细菌浸出过程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细菌的作用下,钴酸锂在较低电位条件下就能被氧化,在溶液中的腐蚀点电位为0.420 V、致钝电位为0.776 V、钝化电位为0.802 V。无菌条件下,由于钴酸锂氧化电流小,不产生钝化膜。钴酸锂细菌浸出阳极氧化过程的反应具有不可逆性,且反应速度受吸附电化学反应及扩散步骤混合控制。细菌在无菌和有菌条件下的氧化速率分别为1.544和1.634μA/cm2,细菌的加入使电子在钴酸锂电极、溶液界面之间的迁移阻力减小。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带谐振技术研究了YBa2Cu3O7/LaAlO3 (YBCO/LAO)和YBa2Cu3O7/MgO (YBCO/MgO)超导薄膜的微波响应.通过测量微带谐振器的共振频率、有载品质因数、插入损耗与温度之间的依赖关系,分析了超导薄膜的微波特性,获得了超导薄膜在绝对零度时的穿透深度λ0.对于YBCO/LAO,λ0=265nm;对于YBCO/MgO,λ0=280nm.本文还利用微带谐振器研究了YBCO/LAO和YBCO/MgO超导薄膜的微波表面电阻.  相似文献   
5.
采用体声波传感器 (BAW)系统研究了 2 -巯基苯骈噻唑(MBT)在酸性、中性和碱性介质中的缓蚀行为 ,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6.
引入了SF决策信息系统中的最大相容水平概念,研究了α-最大相容水平ε-不协调SF决策信息系统,建立了它的粗糙集模型,讨论了它的α-水平分布ε-约简.  相似文献   
7.
镁合金新型电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种镁合金表面直接电镀镍的新工艺.采用脉冲电流法预镀镍,再采用脉冲电流或恒电流方法电沉积镍,可在镁合金表面获得结合力、防护装饰性能优良的镍镀层.采用记时电位和动电位扫描方法研究了镁合金的直接电镀镍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镀层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镁合金表面经脉冲电流法预镀镍后,表面形成了稳定的薄层镍镀层,可为后续电镀镍合金提供性能良好的镀层基底;后续镀液中的促进剂具有提高电流效率、促进镀层沉积的作用.镁合金直接电镀工艺所得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均匀、致密,耐蚀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动电位扫描、Tafel极化以及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工业电解锌净化水回用系统中3种水质稳定剂(YJ101,YJ102.YJ103)对锌电解过程的影响。对0.5 mol/L ZnSO4溶液中动电位扫描的研究结果表明,水质稳定剂可以明显增大电解锌过程的阴极极化,在温度为25℃,极化电流密度为4 A/dm2时,电解锌的阴极极化至少增加0.030 V,其中YJ103最大增加0.106 V;在温度为40℃,极化电流密度为4 A/dm2时,电解锌的阴极极化至少增加0.051 V,其中YJ103最大增加0.101 V。Tafel极化结果表明,水质稳定剂的加入使得锌阴极还原反应的Tafel斜率平均增大约25 mV。交流阻抗测量结果表明,水质稳定剂能够增加锌离子还原的阴极极化阻力。水质稳定剂都能细化沉积锌层的晶粒,平滑锌沉积层。在0.5 mol/L Na2SO4溶液中的阴极极化结果进一步表明水质稳定剂在一定条件下能抑制氢的析出,提高锌电解过程的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循环伏安法、旋转圆盘电极等方法研究了有机锡化合物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吸附有机锡化合物的铂电校对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催化还原性能和pH的影响。结果表明二乙基锡在铂电极上的吸附对N03^-和N02^-的还原具有催化作用。还原时过电位减少,根据其还原过程的电化学行为,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同时通过催化过程动力学分析由实验得到了催化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0.
杨丽霞  罗胜联  蔡青云  姚守拙 《科学通报》2009,54(23):3605-3611
综述了二氧化钛纳米管尤其是在含F?电解质中应用阳极氧化法制备的高度有序二氧化钛 (TiO2) 纳米管阵列的制作、性能及应用. 详细讨论了影响纳米管生长、纳米管尺寸和形貌的各项参数, 如电解液, pH值和电压等.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大的比表面积、纳米管孔径方便可调, 以及纳米管阵列内优异的电子传输特性都使其成为气体传感和生物传感领域理想的基底材料. 以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为基底构建的氢气、氧气、湿度传感器及葡萄糖、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都展示了较低的检测下限, 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极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