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熊猫幼仔叫声的声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eter(1981,1985),D.G.Kleiman(1983)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David)叫声结构及生物学意义方面做过一些工作,但因实验条件的限制,还未涉及到大熊猫幼仔叫声.对大熊猫幼仔叫声的声谱结构及生物学意义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大熊猫的育幼行为和大熊猫叫声的演变过程,为人工抚幼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蓝天”,雌性,生于1986年8月12日,母兽是“莉莉”. 2.行为观察,在产仔后的头一个月,利用闭路电视监测系统对其进行昼夜观察,按时间顺序描述性记录育幼行为.过后每周记录一次,直至幼仔  相似文献   
2.
1983年邛崃山系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大面积开花枯死后,导致了这一地区分布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食物短缺,并有部份大熊猫因饥饿而死.这一问题已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注意.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定点投给人工食料和修建圈养场收留病饿个体.几年来的工作证明:定点投食除了受投食区域与投食量的限制外,浪费特别大,投食的排骨、羊肉等食物投放后无人管理,多被其它动物取食或腐烂变质,真正被饥饿大熊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