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在ZGB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一个ZGB扩散模型,该模型包括了O和CO的扩散,消除了二级相变点,实际上,消除二级相变点的关键步骤是引进了O的扩散,O的扩散几率大约为0.25左右时二级相变点消失。  相似文献   
2.
3.
王泽新  庞雪辉  王锐 《科学通报》2004,49(5):424-431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及推广的LEPS势对CO-Rh低指数表面体系及(331)台阶面体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 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特性. 提出了分子吸附态振动指纹的概念. 理论计算及振动指纹分析表明, 在Rh低指数面及(331)台阶面上的吸附存在共性:随着覆盖度的增加, CO分子先后垂直吸附于顶位、桥位, 且顶位为稳定吸附位, 桥位次之. 在(100)面上, CO分子在顶位、桥位分别获得了2009, 1946 cm-1的本征振动, 二者之间的结合能之差为0.09 eV; (110)面上, CO分子则分别获得2019, 1961 cm-1的本征振动; (111)面上, CO分子分别在顶位、桥位、洞位产生了2000, 1912, 1894 cm-1的振动频率, 三者的结合能依次下降, 顶位、桥位之间的结合能差为0.03 eV; (331)面上, CO分子吸附于(110)台面及(111)台阶面上的顶位以及两等价顶位间的桥位, 分别获得2018, 1987 cm-1; 1969, 1927 cm-1的本征振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不饱和类烯H2C=CLiF和H2C=SiLiF的结构及异构化反应的过渡态构型,简单比较和讨论了基本构型的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5.
Li/Li(100)体系的吸附与表面扩散的对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新 《科学通报》1991,36(22):1715-1715
原子、分子同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是多相催化,气体腐蚀,分离以及晶体生长等领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分子水平上进行理论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吸附质和表面相互作用机理,而且可以获得吸附、表面扩散等动力学信息。尤其是台阶缺陷表面对吸附、扩散扰动的研究,使我们对气固吸附本质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7.
8.
王泽新  王华 《甘肃科技》2010,26(4):171-173
疾病是长期困扰人的生命的重大问题,从人的起源、人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关系以及社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疾病产生的本质原因;指出了中华医药学作为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医药学,在今天治疗疾病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用 ab initio SCF 方法计算了 Li_2原子簇上束缚 H_2的振动力常数及键长曲线,给出了 Li_2-H_2体系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H_2的非解离缔合态导致束缚H_2伸缩振动频率的红移,这种现象对 H_2的表面解离吸附起着重要作用。用离域收缩概念对这种现象作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