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采用涡度相关技术, 于2002年8月开始对亚热带典型稻田生态系统的水、热和CO2通量进行了连续监测, 利用2003~2005年连续3 a稻田休闲期(10月中旬至次年4月)夜间通量的监测结果分析土壤呼吸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计算得出稻田土壤呼吸年变化动态. 结果表明: 稻田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 稻田休闲期夜间土壤呼吸速率为52~398 mg·m-2·h-1, 其呼吸速率与不同深度(5, 10和20 cm)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关系(P<0.001), 以稻田5 cm土壤温度相关性最好; 根据得到的稻田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关系模式, 计算出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178.5~259.9 mg·m-2·h-1, 年土壤呼吸总量为1.56~2.28 kg·m-2·a-1.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稻田休闲期涡度相关法观测结果得到的关系模式估算稻田生态系统水稻生长季稻田土壤CO2的排放速率和排放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炎性介质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CBM、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痰热清注射液对AECOPD患者炎性介质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时限截至2017年1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4项研究,126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痰热清注射液能显著提高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RR=1.23,95%CI(1.14,1.33),P0.01],显著降低IL-6[SMD=-0.60,95%CI(-0.87,-0.34),P0.01]、IL-8[SMD=-0.82,95%CI (-0.95,-0.70),P0.01]、CRP[SMD=-1.37,95%CI (-1.71,-1.03),P0.01]和TNF-a[SMD=-0.97,95%CI (-1.09,-0.85),P0.01],显著提高IL-10 [SMD=1.13,95%CI (0.57,1.68),P0.01]和TGF-β[SMD=0.61,95%CI(0.37,0.85),P0.01]。除个别患者出现局部皮疹等轻微不良反应外,均无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痰热清注射液通过显著改善AECOPD患者各种炎性介质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资源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科学研究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方重要基石。人类—资源关系的演进经历了自然崇拜时期、人本位与技术革命时期和现代协调发展时期三个阶段。真正的资源科学研究缘起于20世纪初期,作为资源科学研究三大支柱的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和资源经济学发展较快。近30年来的资源科学研究表明,战略化、管理化和数量化是现代资源科学研究的三大趋向。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盐生荒漠生态系统的凝结水输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结水输入是干旱地区生态系统重要水分来源之一.文中分析了采用涡动相关法测定的2005年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盐生荒漠灌木群落凝结水输入数据,并对其在一年中的输入量、时间分布规律和在全年降水中的比重进行了探讨.2005年凝结水全年输入总量为24.9 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7.5%;全年325天有凝结发生,平均日输入量为0.077 mm.总体看来,该地区凝结水输入有稳定性高、发生频率高和在干旱季节里比重大的特点.对一次降水过后凝结水的成因分析表明,空气接近露点而导致水汽直接凝结的情形并未发生,驱动夜间向下潜热通量除了地气逆温(地温低于空气露点温度)外,还有白天地表急剧升温、土壤表层过分干燥导致的夜间恢复性吸湿.由于干旱区环境的特殊性,夜间恢复性吸湿是最易发生的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3种植被类型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涡度相关观测技术系统, 于2003年7月1日~2004年6月30日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3种植被类型(矮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草甸和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生态系统CO2通量进行观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 嵩草草甸、灌丛草甸和沼泽化草甸CO2最大吸收率分别为16.78, 10.42和16.57 μmol/m2·s; 最大CO2排放率分别为8.22, 7.73和18.67 μmol/m2·s; 嵩草草甸和灌丛草甸一年从大气中分别吸收CO2 282和53 g/m2, 而沼泽草甸一年向大气排放CO2 478 g/m2. 证明青藏高原嵩草草甸和灌丛草甸比C4草原和一些低海拔草原和森林具有一个较低CO2吸收和排放量潜能, 而沼泽化草甸具有一个较高的排放潜能, 揭示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不同植被类型的碳源/汇的明显差异, 主要是由植物光合能力不同和土壤呼吸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