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低压直流系统中传统电弧故障检测方法精确度不足及对不同系统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加权差分电流的直流电弧故障检测方法。首先搭建直流源实验平台,开展串联直流电弧高频特性实验,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电弧电流的特征频段为20~30 kHz、40~50 kHz和55~65 kHz。然后,研究电极材料和负载类型对电弧特征频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电弧的特征频段不随电极材料和负载类型改变。将3个特征频段内幅值的最大值Imax、幅值之和Isum以及幅值的标准差Istd作为特征参量。基于对电弧电流特征频段和特征参量的双重加权差分,利用差分结果是否大于阈值0.5作为直流故障电弧检测判据。最后,在低压直流系统和光伏系统中验证所提出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区分开关动作与负载突变等系统正常操作。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单一频段单一指标检测方法的不稳定性,能够有效检测直流电弧故障,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在光伏系统中验证了检测方法的通用性。检测方法对保障低压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串联型直流电弧故障产生时伴随着高频分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电容电流时频特性的串联直流电弧故障检测方法。搭建了直流电弧试验平台,测量流过直流源内部滤波电容支路的电流,检测电容电流中随电弧故障产生的高频电流。在PSCAD/EMTDC软件中建立电弧检测仿真模型,利用Nottingham公式将直流电弧等效为非线性电阻。在仿真平台中对串联电弧产生时的并联电容电流时频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串联电弧产生时,并联电容电流出现突变,电容电流频谱中5~50kHz频带范围内的积分值增加。对不同回路电流、电极材料等工况时的并联电容电流进行试验,研究发现,电容电流变化率与回路电流成正比,与电极材料沸点成反比;而电容电流频谱积分差值与回路电流成正比,与电极材料沸点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建立大学化学网络虚拟实验室,动态模拟基本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化学实验过程,使学生可以利用发达的校园网络随时进行实验课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扩展了学生对化学实验课程的理解,对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四川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四川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网站构建了网上课件预习、学生实验预习和测试、学生实验与大型仪器预约管理、虚拟实验建设、实验室安全建设等模块,实现了集实验教学、学生创新及后台实时更新为一体的综合性智能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5.
熊庆來 《科学通报》1959,4(20):690-690
总亏量超过某数的亚純函数类,其普汎特性之为已知者尚少。每見称引的,仅为R.奈望利納(Nevanlinna)所得,并經E.奈望利納精密化的几近性(Asymptotic)結果。作者的目的,乃在寻求能用有穷詞語表示的定理。这項工作的內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系比卡尔一郎道(Picard-Landau)定理类型的結果。作者在这部分所用方法,关于主要的几个定理大体上就是R.奈望利納于适言定理的証明中所用者,但实际問題,一部分是由作者利用別的方法或他自己的方法所解决。如在有关鍵性的消去导数原值問題上,奈望利納处理者仅为1/(f'(0))的消去,而在这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直观地对汽车平顺性进行测试,利用LabVIEW编程软件开发了一套汽车平顺性试验测试系统.简单介绍了该系统几个主要模块的设计和构成.该系统在保证汽车平顺性测试功能、要求和精度的基础上,可实时获得评价指标值,并通过色彩指示器实时地显示出评价结果.运用该系统,对某小型客车进行了道路试验验证.通过数据采集、运算处理与评价,得出的结果与事实基本相符,证明了该系统是合理、可行的.这为今后进一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红外光谱是化合物结构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的分析方法有常规透射光谱法、漫反射光谱法、衰减全反射光谱法等。文中以"苯甲酸的红外光谱测定"实验项目为例,分别设计了运用压片法及漫反射法对苯甲酸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的实验过程,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采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非共价接枝神经生长因子(NGF)制备碳纳米管神经生长因子(MWCNTsNGF)复合物,考察复合物的生物活性。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MWCNTs—NGF复合物的微观形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MWCNTs—NGF复合物载带NGF的量,MTT法测定了MWCNTs—NGF复合物的对嗜铬细胞瘤细胞(PCI2细胞)的毒性,PCI2细胞培养法评价复合物的生物活性,TEM表征复合物与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TEM图像表明NGF连接到了MWCNT上,EI.ISA法测得MWCNTsNGF复合物载带NGF的量为797.63pg/mg,MWCNTs—NGF复合物对PCI2细胞有一定的毒性,生物活性试验表明NGF浓度相同的情况下,MwCNTs—NGF复合物组PCI2细胞的分化率明显高于NGF组。TEM图像表明碳纳米管能进入细胞。结论:碳纳米管能载带NGF进入细胞,使NGF能更好的表达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
对侵位于湖北宜昌崆岭杂岩中的圈椅埫花岗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 结果表明, 圈椅埫花岗岩富硅、碱, 贫钙、镁, 富集Ga, Y, Zr和Nb, 亏损Sr和Ba, 表现出后造山A型花岗岩(A2型)的特征. 圈椅埫A型花岗岩的锆石90%是谐和的, 并给出平均1854 Ma的古元古代岩体结晶年龄. 古元古代锆石初始(176Hf/177Hf)i比值为0.280863~0.281134, εHf(t)均为负值(最低为-26.3), 亏损地幔模式年龄是2.9~3.3 Ga (平均3.0 Ga), 平均地壳模式年龄高达3.6~4.2 Ga (平均3.8 Ga). 表面年龄为中太古代(2859 Ma)的锆石有略高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3.4 Ga)但相似的平均地壳模式年龄(3.8 Ga). 这些数据表明形成圈椅埫A型花岗岩的初始物质非常古老, 至少老于2.9 Ga, 甚至可以追溯到冥太古代. 与圈椅埫A型花岗岩形成有关的古元古代地壳熔融事件记录着扬子大陆克拉通化过程, 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聚合后-裂解前的伸展作用所引起的深部太古宙地壳拉张垮塌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本科学生的色谱实验中,引入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目标物进行富集萃取,不但能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也能准确对多种目标物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此种研究技术加入到本科的实验教学中,改变色谱实验中液体直接进样方式,实现前沿科技与实验课程相结合,不但使实验内容更为饱满,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更多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