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类二阶常微分方程及二阶变时滞微分方程解的有界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立志 《科学通报》1985,30(14):1045-1045
本文的目的是着重探讨如何利用积分不等式来研究方程(1)、(2)的解的有界性。所得的结果推广并发展了文献[1]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温立志 《科学通报》1987,32(12):957-957
本文考虑二阶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其中r(t),a_i(t),f_i(y)(i=1,2,…,n)皆为纯量连续函数,h(t,y,u)为三元连续函数且满足h(t,0,0)=f_i(0)=0,i=1,2,…,n。此外,假定方程(1)的解满足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3.
转向系统和仪表板的怠速振动是整车NVH(Noise Vibration and Harness)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NVH要求,运用HyperMesh软件建立汽车仪表板及转向管柱的有限元模型,并运用NASTRAN软件计算仪表板频率在35 Hz以下的局部或整体固有模态特性及转向盘上下振动与左右振动频率.结果表明,仪表板处的局部振动频率与发动机怠速激振频率接近,容易产生怠速共振现象,最后提出改进建议以避免发生怠速共振现象,从而改善汽车的NVH性能.  相似文献   
4.
温立志 《科学通报》1986,31(22):1755-1755
本文研究如下一类微分差分方程x′(t)=-g(x(t))f(x(t-τ)) (1)的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比J.L.Kapplan参见J.Math.Analy.Applic.,48(1974),317—324)和高国柱(参见数学学报,1985,1:35—40)更广泛的结果。我们总假定(1)式中的函数g和f为连续,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供一种方法,使得在整批下料条材不积压、浪费,达到最节省。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新方法的合理性,此外,还探讨了与此有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温立志 《科学通报》1984,29(23):1471-1471
本文讨论二阶泛函微分方程的解的渐近性和振动性。全面地推广了T.Kusano和H.Onose的结果(参见J.Math.Soc.Japan,29(1977).541—559和Bull.Fac.Sci.,Ibaraki Univ.,13(1981),(29—43).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L_p空间的平均收效概念进行推广,使它包含Otlicz空间及φ——可积函数空间的平均收敛概念,并给出一系列平均收敛的充要条件。这些条件也是φ——可积函数空间中强模收敛和依范数收敛的充要条件。特殊地、便是L_p空间和Orlicz空间中平均收敛及依范数收敛的充要条件。其中定理3和定理4是L_p空间中著名的维他利收敛定理和勒贝格控制收敛定理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文[1]的思想方法,利用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的判别,建立了关于中立型微分差分方程稳定性的几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
温立志 《科学通报》1984,29(7):391-391
关于滞后型泛函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的判别方法中,有两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一种是基于李雅普诺夫泛函,另一种是运用拉什密辛条件。文献[1]中的定理2.1、4.1、4.2是这两种思想方法的最重要的经典结果。本文把这两种思想方法统一起来,得到了更为广泛的结果。为精简起见,如无特别声明,本文所用的概念和符号主要引自文献[1]。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很好地用于汽车现代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点火提前角和进气温度修正实验项目,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