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地缘环境是放大的地理环境,既包括人类生存环境的有形实体,也涉及介入其中的无形关系,作为初步探讨,作者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三方面论述山东省发展的地缘环境。  相似文献   
2.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研究的新探索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副教授毛敏康80年代以来是我国自然资源研究的收获季节,成果纷呈,出现了崭新的兴盛局面。然而,自然资源研究(狭义的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等其它综合学科相比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由于缺乏基础理论和学科建设等整体...  相似文献   
3.
当前,地理学仍呈现以多元为主的发展趋势。各分支学科比较活跃,并相互促进,但缺乏统一的理论支柱。近年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有关地理综合的理论和方法,为地理学指出了摆脱落后,迅速发展的方向。笔者从地理学发展史、地理学的现状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等方面对钱学森地理思想的主体内容——地理科学体系,地理建设,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提出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地形”与“地貌”是两个常用的地学术语.诸多文章、教材、甚至辞书中,有时互相替换;有时则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出现。如新编“辞海”中,它们被列为两个条目,其释义为,“地形”:在地理学中.‘地形’即‘地貌’,在测绘工作中,对地表面起伏(地貌)和位于地表面所有固定物体(地物)的总称”(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518页);“地貌:在地理学中也叫‘地形’,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由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而成…….”(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519页).以上可见,两者互为释义而未辨其异同之所在.这两个专业术语在实际使用中的随意性也很大.有的“混用”,认为地形即地貌,可以互相替代;有的则“连用”,常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扬弃”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地理学现代化与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关系。(1)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来自地理学“描述独特事物”的基本研究传统;(2)“发现区域”与“认识区域”不能混为一谈,认识区域的任务不会随学科的进步而终结;(3)地理学应与其它学科合作,以加强地理系统和地理过程的研究;然而,不应改变区域观点在地理学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