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肇庆市是西江流域重要的水运集散中心,是西江通往珠江三角洲的门户.特殊的运输地理条件使其成为古代西江流域较早开发的地方中心.粤汉和湘桂铁路建成后,肇庆原靠水运吸引的腹地被瓜分,城市发展备受影响.三茂铁路和西江大桥的建成,将对肇庆的城市职能和空间布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广州长期以来是我国主要的外贸港市.地区气候条件好;与欧亚港澳联系便捷;成陆和开发历史比其它沿海港市旱。这是促使广州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的崛起使广州在全国的地位相对下降。对内交通易选性差;邻近地区煤铁矿产资源不足;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及长江三角洲。这是造成广州的地位下降的地理原因。但是,广州仍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外贸口岸和交通运输枢纽,周围地区的医域经济地理条件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珠江三角洲的开放和发展、南海油田的开发、香港主权的收回,这些变化都将对广州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正确分析这些影响,制订相应的城市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章典  詹志勇  林初升  何元庆  李峰 《科学通报》2004,49(23):2468-2474
人类进化史始终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这种观点已被科学家们所接受.尽管人们目前都在 预测气候变化对我们将来社会的影响,但是至今还没有对有历史记载以来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和演化 之影响进行系统和定量的研究.利用过去1.15 ka来的古气候记录,对中国唐末到清朝的战争、社会动 乱和社会变迁进行了系统地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冷期战争率显著高于暖期,70%-80%的战争高峰期, 大多数的朝代变迁和全国范围动乱都发生在气候的冷期.研究表明,由于冷期温度下降导致土地生产 力下降,从而引起生活资料的短缺.在这种生态压力和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战争高峰期和全国范围内的 社会动乱随之产生.在许多情况下,最终导致王朝灭亡和新朝代的建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战争数量与 温度距平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不同的气候带,由于土地承载力的不同,战争与温度的相关程度也存 在着差别.因此我们认为所谓中国历史的朝代循环,以及大乱和大治的交替,气候的波动变化是决定性 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 研究重大事件对城市投资、债务性融资和土地开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举办国际性重大事件对城市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原因是为了提高城市形象, 地方政府致力于改善城市环境, 对污染企业限制导致的投资减小大于重大事件所吸引的投资; 相反, 区域性重大事件对城市吸引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与城市形象相比, 地方政府更关注城市投资和经济发展; 国际性和全国性重大事件对发行城投债和进行土地抵押贷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有助于地方政府融资, 突破财政约束; 国际性重大事件有助于土地开发, 以期获得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 维系地方债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