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曾昭携  张跃  杨沈龙  郭永玉 《科学通报》2023,(24):3185-3195
系统合理化理论已提出20余年,其研究领域既关涉人们对具体社会问题的看法,也涉及宏观的社会态度.系统合理化是其核心概念,它是指捍卫、支持和合理化现状的心理倾向,即便有时会牺牲自我和内群体利益.该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们如何以及为何将现有的社会系统合理化,以维持或提高自尊以及维持或提高所处群体的地位.为了满足认识性、存在性与关系性需要,人们会进行系统合理化.因此,系统合理化是动机性的.伴随其发展,这一理论也遭遇了严厉批评.这些批评可分为4类:象征系统合理化的外群体偏爱并不是内隐的;系统合理化并非动机性的;系统合理化发挥作用的条件未得到解释;并不存在自主、独立的系统合理化动机.本文介绍了系统合理化理论及其发展、面临的理论和研究困境,并通过梳理理论观点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证据,为回应批评、突破困境提供支持.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社会认同过程和意识形态过程(如系统合理化)之间的复杂关系;谨慎解释利用神经科学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扩大系统合理化神经基础的研究范围;同时关注其激活是否具有稳健的跨文化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胡小勇  杨沈龙  钟琪  喻丰  陈红 《科学通报》2019,64(2):中插9,194-205
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问题是全球各国家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健康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有了举世瞩目的提高.然而,从不同群体层面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越来越明显.为了实现消除在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的目标上取得进展,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造成该差距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理论与研究证据,在阐明社会阶层与健康之间梯度关系和因果方向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远端的社区、家庭环境因素(社区暴力、社会资本、养育方式、家庭冲突),中端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因素(敌意、健康行为)和近端的生物因素(免疫细胞数量、分子信号通路活性、适应负荷)来系统地梳理和评述社会阶层影响健康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加强社会阶层与健康关系的理论整合与构建,在"社会-心理-生理"的框架下,从远端、中端和近端层次展开多层面、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实证研究,以更深入地揭示社会阶层影响健康的核心机制,为提出更有效的干预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