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7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泊扇三角洲的重要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泊扇三角洲作为重要的油气储集体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含油盆地中,文章在分析湖泊扇三角洲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指出扇三角洲发育前缘席状砂,阐述了湖泊三角洲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以及地球物理特性,建立了区域性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前缘席状砂是良好地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
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集体成因类型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惠民凹陷在古近系碎屑岩储集体的成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成因类型有:冲积扇、河流、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深水浊积扇、三角洲、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以及滨浅湖滩坝.储层岩石类型有砾岩、含砾砂岩、中细砂岩及粉砂岩.不同成因类型的碎屑岩储集体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差异较大,三角洲河口坝及滨浅湖滩坝砂体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最高.不同成因类型储集体的物性特征不同,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其次为(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及滨浅湖滩坝砂体,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砂体物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与沉积微相和砂体发育规律关系密切,明显受控于基准面升降造成的可容空间变化和沉积物通量大小.通过对胡状集油田沙三中6—8油层组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划分与对比,建立了该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采用砂岩分层系数、分布密度和隔层密度、频率等参数描述了各中期旋回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变化,认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受控于基准面的旋回变化,长期基准面上升的早期和下降的晚期形成的中期旋回,储层非均质性弱,长期基准面旋回由上升到下降的转换时期储层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系统观察岩心和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从单井相分析人手,结合地震、测井、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和岩相古地理条件研究成果,建立了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下白垩统各时期岩相古地理格架,阐明了沉积环境变迁、沉积发展史、沉积演化规律和沉积演化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受晚侏罗世构造运动的影响,三个泉地区低幅度隆起基本被夷平,湖水向南退出,在北高南低的古地形背景下,早白垩世发育炎热干旱一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流和浅水三角洲沉积。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发育辫状河沉积,由于河道的频繁迁移,辫状河道沉积在纵向上相互切割叠置,形成了厚度较大、延伸距离较远的板状砂体,向上泛滥平原沉积增多;呼图壁河组以朵叶状三角洲、浅湖和滩坝沉积为特征;胜金口组发育滨浅湖和滩坝沉积;在连木沁组沉积时期,湖水向南迅速退出研究区,广泛发育曲流河沉积。  相似文献   
5.
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进行的综合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桥口和新霍地区沙三段中发育轴向重力流水道沉积,它们主要由灰黑色块状泥岩与平行层理砂岩、块状层理砂岩、递变层理砂岩及合卵石砂岩构成,在垂向上组合成鲍玛序列的AE、BE、ACE、BCE和CE等。依据研究区轴向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将其划分成近源和远源水道、近源和远源水道侧源等4个微相,并描述了这4个微相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沉积模式。油气勘探实践表明,重力流水道砂体是我国东部陆相断陷湖盆中重要的油气勘探新目标,它具有良好的储集物性,并含有丰富的油气。  相似文献   
6.
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了东濮凹陷东南部东营组的沉积相。研究表明,研究区东营组存在着两个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即物源来自东侧的、位于兰聊断层下降盘的冲积扇;物源来自盆地南侧的、分布广泛的河流沉积。总结了冲积扇、河流沉积物的岩性、沉积构造、电性和地震反射特征及识别标志,建立了沉积模式,并结合油气勘探实践,指出了今后的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7.
湖泊扇三角洲作为重要的油气储集体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含油盆地中,文章在分析湖泊扇三角洲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指出扇三角洲发育前缘席状砂,阐述了湖泊扇三角洲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以及地球物理特征,建立了区域生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前缘席状砂是良好地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西斜坡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地震、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西斜坡侏罗系统的层序(超层序),超层序的顶、底界面分别是株罗系与三叠系,株罗系与白垩系的区域性不整合面。根据层序内局部不整合面的分布范围、地层叠置样式,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由于株罗系沉积时期受振荡性构造运动的影响,三级层邓的发展不完整。除了层序1发育低水位和湖侵体系域外,其他3个层序均由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超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相当于八道湾组下段)发育湿地扇--扇前河流平原沉积体系。湿地扇辫状沟道中的粗粒碎屑岩是该区的有利储层,与上覆煤层或炭质泥岩配置可形成优质储盖组合。湖侵体系域发育三角洲或滨浅湖沉积,高水位体系域发育辫状河沉积。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准噶尔盆地株罗系砂岩储层成岩作用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的孔隙演化主要与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等有密切的关系。压实作用和方解石胶结作用是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方解石和粘土矿物的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高岭石的后期充填是使次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各种成岩作用的时空配置关系控制着孔隙的发育程度;储层孔隙发育具有垂向分带性。在纵向上可划分出4个孔隙发育带,这对预测本区侏罗系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对地震、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西斜坡侏罗系的层序地层特征。结果表明 ,工区内侏罗系本身构成了一个由低水位、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的二级层序 (超层序 ) ,超层序的顶、底界面分别是侏罗系与三叠系、侏罗系与白垩系的区域性不整合面。根据层序内局部不整合面的分布范围、地层叠置样式 ,识别出 4个三级层序。由于侏罗系沉积时期受振荡性构造运动的影响 ,三级层序的发展不完整。除了层序 1发育低水位和湖侵体系域外 ,其他 3个层序均由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超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 (相当于八道湾组下段 )发育湿地扇扇前河流平原沉积体系。湿地扇辫状沟道中的粗粒碎屑岩是该区的有利储层 ,与上覆煤层或炭质泥岩配置可形成优质储盖组合。湖侵体系域发育三角洲或滨浅湖沉积 ,高水位体系域发育辫状河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