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研究岩石超声波速度频散规律,为解决测井和室内超声波透射实验之间数据匹配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用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方法研究碳酸盐岩的超声波速度频散现象,结果表明:均质型碳酸盐岩不存在速度频散;孔洞型碳酸盐岩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速度频散,并随着孔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孔洞结构也会导致声波速度的离散,这种离散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孔洞分布的碳酸盐岩也会出现速度频散现象,但如果这种分布没有改变声波传播的最短路径,声波速度几乎不会发生离散.不同长度碳酸盐岩样品的速度频散现象严重,但是这种频散现象并没有随岩心长度的变化发生改变.碳酸盐岩内部的孔洞结构极易改变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的最短路径,而人造孔洞的分布特征、长度并没有引起最短路径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鲁芮伶  杜莹  晏黎明  夏建阳 《科学通报》2019,64(23):2395-2409
森林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30%左右,约占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总量的45%.因此,森林植被的生长与死亡动态对全球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气候变化与其他干扰因子的耦合作用加剧了树木死亡和森林衰退,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目前,从个体、生态系统、区域到全球等不同尺度进行控制实验、长期监测以及计算机建模是研究树木死亡的主要手段.然而,几乎所有对树木死亡的研究都涉及一个基本问题,即如何判定树木是否死亡.考虑到树木死亡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调控机理的跨学科性,目前仍未形成对树木死亡的统一定义和判定标准.本文旨在整合表观诊断、遥感监测与模型模拟等研究中采用的树木死亡判定方法,并归纳总结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未来开展树木死亡的观测与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