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和洞庭湖区湿地的分类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成因、水文、植被、土质和地貌特征等,从系、类、属、种和亚种5个层次对江汉-洞庭平原的湿地进行了系统分类.划分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3个湿地生态系统;河流水面、湖泊水面、人工水面、河流沼泽、湖泊沼泽和水田6个湿地类.还划分了9个湿地属、18个湿地种和9个湿地亚种.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湿地进行了调查和制图,分析了湿地的分布特征,讨论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湿地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长沙新开铺剖面纹层沉积序列及其反映的古洪水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江下游新开铺ESR年代为24.1~32.4kaBP河流沉积剖面140个纹层中264个样品进行了粒度组成分析,C-M图显示:样品主要落入Ⅱ、Ⅳ、Ⅶ与Ⅵ区.远离河流、浊流与远洋悬浮沉积区.粒度组成接近于洪水平流层沉积,沉积环境可能为边滩、心滩等河漫滩.基于河漫滩平流沉积发育特点与剖面沉积物粘土含量稳定.砂与粉砂的含量呈负相关及纹层内部粒度变化等特点.认为出现在各纹层内部(包括低部)而不是顶部的“砂”含量增加与C值(粒度组成达到1%含量的Ф值)变小事件.可以作为划分洪水期次的标准;在140个纹层中识别出了128次古洪水沉积事件和16次明显的坡面径流冲刷蚀余事件。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与江汉平原产业结构调整设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江汉平原一直遭受洪水的威胁,三峡工程的修建将大大减少洪水可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江汉平原产业结构调整的设想:1)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发展高效农业;2)培育和建设医药化工、机械电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支柱产业;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4)开发地下矿产资源兴建以盐化工为主的化工企业;5)适当发展能耗大的工业。  相似文献   
4.
湘江下游更新世沉积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长江中游的支流的湘江下游新开铺、铜官和白沙井等几个典型地点取样进行粒度分析和ESR测年,结果表明,这些沉积物是在这一地区沉积物沉积时的水动力作用较弱,沉积颗粒较细,分选程度较为一致,为浅湖滨相沉积,且年轻的地层基本上覆盖在年老的地层上.  相似文献   
5.
江汉平原堤防存在的问题与防洪减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多年在湖北省堤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荆江堤防和江汉中下游堤防存在的六大问题-堤防防洪标准偏低、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堤防安全性系数不高、沿堤老化的排水设施(涵闸、泵站)病险多、河道防洪系统存在缺陷、防汛抢险的通道局部不畅;提出了防洪减灾的措施-堤防加固、河道整治、水库调蓄、易发生洪水的低洼区及湖区建设规划、城市防洪以及非工程防洪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天山和阿尔泰山冰碛物显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薄片法对新疆阿尔泰山哈纳斯河流域和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冰上融出碛、冰下融出碛和滞碛的显微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冰上融出碛的显微结构的主要特征是:次棱角状和破裂状表面特征、点支撑和边支撑结构、异向组构、不规则大孔隙;冰下融出碛显微结构的主要特征是:次棱角状和次圆状以及碎裂表面特征、点支撑和边支撑以及镶嵌和悬浮结构、微旋转和微叶理以及粉沙团块构造、定向组构、规则的圆孔隙和扁孔隙;滞碛显微结构的主要特征是:次棱角状和次圆状以及碎裂状表面特征、悬浮结构和镶嵌结构、微旋转和微叶理以及粉沙团块构造、定向组构、规则圆孔隙。不同冰碛显微特征的成因与冰川冰和冰碛产生的静压力、冰川的运动和冰碛介质以及由此引起的冰下磨蚀、压碎、剪切等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以往利用碎屑的延性特征研究沉积碎屑的微组构时,未充分考虑方位角、倾角和切角等的关系,有时得出的结论不可靠。本文通过理论解析,讨论了用薄片法研究非球形碎屑长轴微组构的问题、在满足一定的倾角、真长短轴长度比值和视长短轴长度比值的条件下,水平切片上的视长轴方位可代表真长轴方位。优势方位明显,平均倾角可用平均优势方位的余弦与垂直切片上平均视倾角的正切之积,或者用平均优势方位的正弦与横向切片上的平均视倾角的正切之积来估算。球度、真长短轴和视长短轴长度比值越大,而倾角越小,那么方位量测的系统误差就越小。量测倾角用的垂直或横向切片与优势方位的夹角越小,倾角量测的系统误差也越小。  相似文献   
8.
末次冰盛期青藏高原冰川变化对亚洲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末次冰盛期(约2.6~1.9万年前)的气候为背景, 利用大气模式CAM4耦合陆面模式CLM4, 对青藏高原冰川规模扩大对气候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末次冰盛期青藏高原冰川对北半球夏季的气候影响较显著, 除在冰川分布区引起显著的降温外, 通过遥相关作用, 还使得白令海峡附近显著升温。另外, 冰川产生的扰动会显著地增强南亚夏季风, 增加南亚地区降水。对比末次冰盛期与工业革命前时期不同气候态下青藏高原冰川规模扩大对气候的影响, 发现工业革命前时期的影响显著小于末次冰盛期, 说明青藏高原冰川对气候的影响与背景气候态有关。  相似文献   
9.
易朝路 《科学通报》1998,43(6):655-656
冰碛物测年是冰川地质环境重建的基本要求.由于冰碛物含碳量太低,本文用加速质谱计(AMS)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河源末次冰期以来的羊背石上和冰碛物中的同生和次生碳酸钙进行无机碳测年,以期为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冰川沉积物测年难题提供一条途径.(1)采样区概况  天山乌鲁木齐河河源位于我国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中部喀拉乌成山主脉北坡(43°7′N,86°49′E).河源区内的山脊海拨一般为4100~4300m.主峰天袼尔峰海拔4486m.现代雪线高度4000~4100m,发育有现代冰斗冰川、小型山谷冰川和悬冰川,冰舌末端海拔高度3650~3700m.末次冰期以来的冰…  相似文献   
10.
冰斗是一种典型的冰蚀地貌,它的形态与冰川发育时期的气候及环境密切相关,对判断识别某区域是否发育古冰川、恢复区域古气候和环境信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冰斗形态参数的提取往往受到绘图者对冰斗认识和冰斗发育程度等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通过15名人员对天山天格尔峰地区11个冰斗边界的多次绘制,使用基于Python编写的自动提取冰斗形态参数的软件包(automated cirque metric extraction, ACME)提取冰斗的16个形态参数,分析冰斗形态参数提取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发育良好、边界特征清晰的冰斗提取的形态参数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小,稳定性高;发育较差、边界特征不明显的冰斗提取平均坡向和平面闭合度时,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小,而圆度、最低高程、面积高度积分等形态参数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较小,稳定性高,总的来说冰斗形态参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