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特异性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外周血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黑颈鹤血清中乳酸脱氢酸、酯酶、铁传递蛋白和染色体组型,并对它们与生理功能、环境相适应的关系作了讨论,同时还从遗传学角度,对黑颈鹤的进化地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动物分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随着现代生物学其他学科的发展和渗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动物分类学中主要有支序分类学、数值分类学、进化分类学等学派,各学派都有其所长和所短。对于同源性、物种等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目前尚不完善,还有许多争议。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辐射防护药定量评定工作中,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指标。但细胞水平上染色体畸变率的降低和整体水平上急性放射病转归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换句话说,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辐射死亡的关系如何。本文给出的数学模型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初步尝试。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剂量反应  相似文献   
4.
1974年以后,发现在胸腺嘧啶核苷替代物——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UdR)或碘脱氧尿嘧啶核苷(IUdR)或氟脱氧尿嘧啶核苷(FUdR)存在时,细胞经过两次复制周期,第二次有丝分裂染色体经特定的预处理,其两条单体可以  相似文献   
5.
以精巢细胞染色体空气干燥标本制备技术,研究两种寄生吸虫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结果表明:片形吸虫体细胞染色体,2n=20,包括三对中着丝点、一对亚中着丝点、五对亚端着丝点、一对端着丝点染色体,这和前人报道的片形吸虫染色体形态有些差异。另外,群体中有65.3%的虫体细胞染色体为三倍体,3n=30。观察片形吸虫的配子形成,发现二倍体个体细胞减数分裂能正常进行,形成单倍体配子;三倍体个体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也没有配子形成,推测二倍体虫体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繁殖,而三倍体虫体的生殖方式为孤雌生殖。并认为我国存在的两种片形吸虫:大片吸虫和肝片吸虫,有三倍体和二倍体两种,分别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相似文献   
6.
施立明 《科学通报》1979,24(2):93-93
染色体的次缢痕常跟核仁的形成有关,称为核仁组织者(NOR_s),随着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的运用,已经证明,核仁组织者区域分布有18s 28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的密码基因(rDNA)。近年来发现一种简便的细胞化学方法——银染色法(Ag-  相似文献   
7.
8.
赤麂(Muntiacus muntjak)是脊椎动物中已知染色体数目最少的动物(2n=♂7,♀6)。它有三对常染色体:一对中着丝点的大染色体;一对亚端着丝点的染色体;一对近端着丝点的染色体。近端着丝点染色体的顶端可易位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