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网站数字资源建设和地方文献特藏部的实际出发,结合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献的发展,对本馆的特色资源数字化建设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西藏亚高山暗针叶林的分布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西藏东南部拥有极丰富而特异的地貌类型、生态类型、生物种群和森林植被类型。藏东南林区有大面积古老,健康而完好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其中亚高山暗针叶林是分布广、面积大、稳定性强、生物生产量高的森林群系。 二,西藏亚高山暗针叶林是寒温带暗针叶林分布最南、最高的林区之一。由于地带三向性的分异,亚高山暗针叶林有明显的水平分区和垂直分带。在各区,带中,森林群系,建群种,林型及其生长状况都有明显的差异。 三,西藏亚高山暗针叶林的水平分布可分为三亚区:(1)三江流域峡谷、山原块状暗针叶林亚区;(2)喜马拉雅山南麓高山峡谷湿润暗针叶林亚区;(3)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沟谷暗针叶林亚区。 在分布区的海拔2700—4300米的垂直带内,分布有云杉林群系、冷杉林群系和圆柏林群系。各群系的分布带内,随水热状况的变化组成有规律的林型垂直分布带谱。 四、西藏亚高山暗针叶林的生长特点为;立木高大,生长持续期长,林分蓄积量高。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湿润区,云杉林分的蓄积最高达每公顷3500余立方米,平均胸径111厘米,平均高67米。立木最大胸径162厘米,最大树高72米。 五、不同海拔高度与坡向的暗针叶林林分生长差异显著。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湿润区,云杉的最适分布带在海拔2700—2800米,冷杉的最适分布带在海拔3600—3700米。北坡的林分生长远优于南坡。  相似文献   
3.
西藏森林的特点、规律及其生态成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西藏林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其地理位置大致居于北纬27°—32°,东经92°—99°之间。北起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东濒金沙江与川西林区相望,南与滇北林区以及缅甸、印度接壤,西以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为界(包括西藏高原的东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南侧、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横断山脉(三江流域)中段的高山峡谷林区,以及喜马拉雅南侧西端的几个断续的谷地林区)。全区森林面积为63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14.36亿立方米,森林绵亘起伏,茂密多姿,无论在地貌类型、生态类型、生物种群、森林类型和生长分布等方面均独特而优异,丰富而有规律,诚属珍贵而完好的天然林宝库。本文试就西藏森林的特异性、规律性及其生态成因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藏生态     
加拉白垒峰   黑颈鹤   野生菌类———红菇      古沙棘林(海拔42 0 0米)▲ 黄牡丹西藏生态@徐凤翔  相似文献   
5.
一、生态关系是指生态系统备要素之间的错综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联系形式与相互作用。其联系与作用发生在:生态环境因素之间;生态环境与生物成分之间;各种群内部与种群之间;人类(从生物成分中独立出来)与其周围的生物、非生物要素之间。二、生态关系不是平衡关系。平衡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某物质或能量在对应方面的“量”呈均衡状态。而在一个系统或地区中,很少甚至不可能出现总体性的平衡,故“生态平衡”一词不够确切。  相似文献   
6.
三探墨脱     
三年后,我第二次进入墨脱,那次是乘直升机去的而第三次走进墨脱时,我已是一个年过花甲的“无胆英雄”  相似文献   
7.
西藏,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有举世闻名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渊源流长的高山水系雅鲁藏布江、辽阔无垠的恙塘草原、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高寒荒凉的自然风貌和古老神秘的人文古迹,诱人神往,又带有几分使人敬畏与望而却步的意味。其实,西藏的神奇远不止此,它还有丰富的地貌类型、生态类型和植被类型,构成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孕育了多样而珍稀的生物资源。西藏的古树就是在高原独特的环境中存在的罕见而珍  相似文献   
8.
<正>一、西藏亚高山暗针叶林的组成结构多为单优结构和云杉、冷杉的同型复合结构。在分布带内,阴坡下段多云杉纯林,上段多冷杉纯林;阳坡下段多云,冷杉与高山栎混交林,上段多冷杉,云杉与大圆柏混交林,最上段多方枝柏纯林。 二、云杉林和冷杉林均为复层林。圆柏纯林多为单层林。亚高山暗针叶林的林下层片较完整,并有1—2个层片发育良好而稳定。阴坡的下段多有发育极好的苔藓层,上段多亚乔木状的杜鹃下木层;阳坡下段多由箭竹组成的下木层。草木层一般不发达,层外植物发育良好。 三、亚高山暗针叶林分立木的年龄跨幅大,主林层的立木在200—300年以上,林下立木多在100年左右。暗针叶林立木的生长持续期长,200—300年以上仍继续生长,而林下立木有潜在的生长优势。 四、亚高山暗针叶林的立木径级分布幅度宽,树高差异大。在立地条件好的林分中,立木胸径多在60—100厘米以上,树高40—50米以上,最高可达70余米。林分中高大立木的比例和林分蓄积量的变化规律是:湿润区>半湿润区,阴坡>阳坡,低海拔>高海拔(分布区内),云杉林>冷杉林>方枝柏林,藓类林型>灌木林型>箭竹林型>杜鹃林型>草本林型>高山栎林型。 五、鉴于亚高山暗针叶林的结构特点,建议采伐时一律实引择伐,严禁皆伐,采伐胸径在50厘米以上,年龄在150年以上立木。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生态平衡”一词已在我国广泛流传。这反映了一个积极的现象:由于生态失调带来的生态性灾难危及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生态问题开始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同时,在大地规划布局或采取技术措施时,人们也能够愈来愈多地考虑到调节生态关系,避免生态失调等方面的因素。但是,对“生态平衡”的含义,目前的理解还是很不一致的。有的认为维持自然状态就是“生态平衡”,有的认为植物演替到顶极群落是“生态平衡”,也有认为系统的输入输出相等是“生态平衡”,等等。可见“生态平衡”是牵涉到社会生活和生产决策的一个重要概念,似乎可以用它来标志规划布局的最终理想状态。实际上,这一概念是不确切的,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自然界不存在生态“平衡”,人类社会也不需要生态“平衡”。而既符合自然界进展演替规律,又符合人类社会需要的生态关系应当是协调关系,故用生态协调来代替生态“平衡”的概念是确切的,科学的。 一、关于自然界是否存在“生态平衡”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首先,要弄清“平衡”的含义;其次,要看看生态关系包括那些内容;然后再来讨论生态关系究竟能不能“平衡”。  相似文献   
10.
地方文献是图书馆建设的重点,本文论述了新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现状及意义,通过对东北各省图书馆的考察,以及先进理念图书馆2.0的粗浅看法,对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新疆地方文献做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