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的原理、特点和用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泰铭  梁逸曾  袁斌  丁峰  张亚朋  陈文妍 《科学通报》2007,52(13):1513-1522
针对中药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研究了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 以丙二酸作为主要耗散物, 针对不同成分的中药对振荡反应机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而引起振荡体系电极电位-时间曲线形状的不同变化为特征的B-Z化学振荡体系, 就电化学指纹图谱的原理、特点和用途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 成功地提出了一种经济、简便、易行和有效的鉴别与评价中药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从非线性化学的角度来研究中药的新技术.采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获得了来自4个不同产地的甘草样本以及其他14种中药的诱导时间相同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并用一种基于相似系统理论的新方法进行了相似度计算.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的直观信息、相似度计算结果都能很好地将甘草从其他中药中鉴别出来.根据甘草指纹图谱诱导时间与检测用量的关系,计算了4个产地甘草活性成分的整体相对含量,并建立了4个不同产地甘草活性成分的当量关系.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为甘草的鉴别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甘草的临床用药以及配伍提供用量依据,对提高中药用药安全和疗效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黄芪甘草和广藿香中的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4∶1)消化黄芪、甘草和广藿香,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黄芪、甘草和广藿香中的铅.在选定实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 ng/mL~20 ng/mL检出限为0.113 ng/mL,回收率为98.2%~100.9%,相对标准偏差为0.2%.  相似文献   
4.
以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间苯二酚(R)和甲醛(F)为碳前驱体,在外加的酸性条件下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得了F127/RF复合材料,然后经碳化处理得到具有高度有序孔道结构的介孔炭材料(OMCs),通过XRD、TEM、N2吸/脱附手段(77K低温下)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有序介孔炭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分别为770m2/g和0.65cm3/g。以有序介孔炭材料为电极制备超级电容器,对其进行直流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结果显示在电流密度为0.02A/g时OMC-3比容量为130F/g,1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量保持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5.
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和条件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适用于中药成分群集电化学表征的热力学体系和动力学模型, 讨论了远离平衡态热力学封闭体系和无耗散物补充的敞开体系中阻尼振荡反应对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与群集表征的重要意义. 利用以丙二酸作为耗散物的B-Z振荡体系详细研究了反应物种及其浓度、电极类型、温度、搅拌速率、中药种类、用量和粒度等影响电化学指纹图谱的因素, 并对中药化学成分定量信息等进行了研究. 成功提出了鉴别与评价中药的电化学指纹图的检测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用硝酸-高氟酸混合酸(4+1)消化鱼腥草、西洋参和茯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鱼腥草、西洋参和茯苓中的铅.在选定实验条件下,铅的检出限为0.113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2%.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对于实际中药样品鱼腥草、西洋参和茯苓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