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安徽马鞍山市是一座新兴的产业结构单一的钢铁工业城市,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钢铁工业的矿石冶炼、煤炭焦化及工业锅炉等点源污染。以该市近年来(1991~2001)空气环境例行监测数据为依据,从城市能源结构、气象特征、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各污染物污染状况及周边大城市之影响等方面对该市空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对于产业结构单一钢铁工业小城市来说,其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点源污染,点源是空气污染控制、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焦化废水难处理这一难题,引入 SBR工艺(反应期缺氧/好氧相结合)来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 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是可行的.在试验中还考察了 SBR工艺的运行方式、曝气时间、污泥负荷等对 COD、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进水 COD为 650~ 1 900 mg/L,氨氮为 150~ 330 mg/L时 ,去除率分别达到 80%和 70%以上.经技术经济分析,每吨水处理费用约为 1.3元.  相似文献   
3.
复合脱氮剂-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基础上, 复配了一种以乳酸乙酯为主、乙酸为辅的有机复合脱氮剂, 探讨了在不同脱氮剂投加量、水位深度等条件下对废水中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并对不同高浓度氨氮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作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在脱氮剂投加量为30 mg/L、pH值为9~11、吹脱水位深度400 mm、吹脱时间大于2.5 h、常温(25℃)条件下, 可把废水中氨氮浓度从21006.0 mg/L降低到10.6 mg/L, 氨氮去除率高达99.95%; 加热到45℃时, 可把废水中氨氮浓度从21006 mg/L降低到0.2 mg/L, 氨氮去除率高达99.999%;对于氨氮浓度在800~30000 mg/L的废水, 通过相应条件下常温吹脱后, 废水中剩余氨氮浓度都在15 mg/L以下, 吹脱出来的氨气通过吸收装置吸收, 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
新物化法处理焦化废水工业性试验及经济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焦化废水治理困难,COD,NH3-N难以达标这一问题,当代环保公司研究开发出一种焦化废水处理新方法-新物化法。工业试验表明,该工艺对焦化废水处理效果明显,出水水质稳定,各污染物指标均满足GB13456-92标准中所规定的I、Ⅱ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利用集对分析法对马鞍山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对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文利用这一方法建立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将各测点待评定的样本值与分级标准形成对子,逐个比较其共有特性、相反特性及差异特性,从不同的侧面刻画2个集合的联系与关系,即集对分析,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判别大气环境污染状况。作为实例,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所得结果与该市当年环境质量公告的相一致。集对分析法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适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安徽马鞍山市是一座新兴的产业结构单一的钢铁工业城市,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钢铁工业的矿石冶炼、煤炭焦化及工业锅炉等点源污染。以该市近年来(1991~2001)空气环境例行监测数据为依据,从城市能源结构、气象特征、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各污染物污染状况及周边大城市之影响等方面对该市空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对于产业结构单一钢铁工业小城市来说,其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点源污染,点源是空气污染控制、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由于化渊源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在哲学、美学上的显区别,关于“象”或“意象”自然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作为标示艺术本体的中心范畴,体现的是一种非现成化、非对象化、主客未分、物我相互缘发的构成境域和缘构势态,而西方美学“意象”具有现成化、对象化、主客分立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废机油的掺入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胶粉(SBS/CR)复合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的影响,采用针入度指数(PI)、针入度黏度指数(PVN)以及黏温指数(VTS),分别评价5个不同废机油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在中温、中高温及高温区间下的温度敏感性,同时结合高温车辙、低温小梁、浸水马歇尔及冻融劈裂试验,全面评价掺入废机油对SBS/C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废机油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感温性能在不同温度区间的影响结果具有一致性,即废机油的掺入会提高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且掺量越多,温度敏感性越强。当废机油掺量超过50%时,复合改性沥青的感温性骤增,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显著降低。为保证SBS/CR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建议废机油掺量控制在50%以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