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佑 《科学通报》1956,1(5):54-54
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壳构造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地质科学,不仅富有理论上的意义,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而且富有实际上的意义,帮助我们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大地构造学就内容来讲,包括构造地质学、区域大地构造学和普通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岩石形变的科学,也可叫作形态大地构造学,它是研究大地构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试论碰撞运动——一种假说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1982年第2期刊载了张文佑教授《裂谷构造与成矿作用》一文,该文侧重论述了大陆经拉张而解体以及与成矿作用问题;本文则对不同地壳性质块体间的碰撞阳挤压造山问题进行了高度概括的阐述。这两篇论文叩问的都是国际上八十年代岩石圈研究计划的中心议题,即陆壳与洋壳的互相转化这一重大课题,是张文佑先生晚年的代表性学术论著。  相似文献   
3.
张文佑 《科学通报》1963,8(6):29-29
地貭科学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认识地貭现象、了解地貭发展过程、掌握地貭作用的规律和成因,以服务于地下资源开发和地面工程建设。研究地貭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和成因、规律的地貭科学基础学科主要有矿物学、岩石学、沉积学、地层学、构造地貭学和地貌学等;研究地下资源开发和地面工程建设的学科主要有探矿工程学和采冶工程学,以及土木工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方法问题中国地质工作者研究大地构造是由两方面进行的。一是纯地质学的方法,这个方法是由国外大地构造学说而来的,根据各地质时代的古地理海陆分布、沉积的厚薄和相变、岩浆活动,以及褶皱断裂程度,来划分地壳为活动地带(地槽)与稳定地带(地台),把中国大地构造单位划分为地台(前塞武纪)、加里东褶皱带、华力西褶皱带、燕山褶皱带等等。按照这个方法,首先是分析古老岩系以确定属于前塞武纪的地台,然后再分析较新的岩系以确定以后的褶皱带(也就是新地台),因此,可说是由古到新的研究方法;另一方  相似文献   
5.
从地质上看,攀西地区是个古老的大陆裂谷,攀西地区的成矿作用,主要受古裂谷构造控制。这条南北向的古裂谷,向北经龙门山、鄂尔多斯西缘,穿内蒙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后可与贝加尔湖裂谷相连,向南经红河裂谷而连南海与中印半岛间的断裂带,构成全球性南北向锯齿状裂谷系的重要分子。裂谷有其发生发展消亡的演化过程,因而受裂谷构造控  相似文献   
6.
张文佑 《科学通报》1981,26(23):1442-1442
俯冲和仰冲本是冲断层两盘的相对位移运动。从地质力学看来,就是剪切作用的构造表现。可是现在很多板块构造学家却只强调俯冲,把与俯冲相当的大规模构造称为消减带(Subduction zone)又称为贝尼霍夫带(Benioff zone),认为现在西太平洋边缘岛弧-海沟系和东太平洋边缘的山弧-海沟系就与之相当,而且进一步把这种在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格式  相似文献   
7.
8.
张文佑 《科学通报》1980,25(19):896-896
对于构造地质术语来说,有许多理由应以“断块”来代替“板块”,因为他们的发展常被全球断裂系统和不同类型的断层控制着,其主要论据如下:(1) 板块构造理论是在对洋底构造和海底扩张的研究中提出的.现今海底及其构造并非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主要断裂构造系统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佑 《科学通报》1960,5(19):604-604
根据模拟試驗和野外观察,岩石破碎常导因于剪力破裂面。这些剪力破裂面常成两組出現,相交呈X型;但常由于旋轉应力和非均匀应变关系,一組常比另一組发育为好。挤压力作用方向常对着所形成的X型剪力面所夹的銳角。在向斜內,X型剪力面所夹的銳角对着压力作用方向;而在背斜內,則其所夹的鈍角对着压力作用方向,因为后者所形成的X型剪力面是由弯曲作用引起的张力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