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子分析-导数光谱法测定苯酚和间苯二酚混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了苯酚和间苯二酚混合体系的一阶导数光谱数据,用目标因子分析对这些导数数据进行处理,以探索因子分析在导数光谱中应用的可能性。在不加任何分离的情况下,成功地确定了苯酚和间苯二酚混合体系中的物种数、物种种类及含量。  相似文献   
2.
张懋森 《科学通报》1991,36(4):276-276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合成设计是现代化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要让计算机来辅助化学设计,就必须让它理解分子图形,包括图在计算机内部的表达(矩阵或关联表)及外部表达(二维图形、或线型编码)、认知特定的化学结构(如:有合成意义的子结构、环等). 本文在建立分子结构的偏序关系基础上,试图突破这个限制计算机辅助化学设计以及结构数据库发展的一大障碍.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探试-回溯机制,破除A-A匹配算法  相似文献   
3.
专家系统是电子计算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专家系统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一文就在化学研究领域内应用,作了比较客观的叙述。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虽晚,但已经引起重视。对此问题关心的读者,可以一读。  相似文献   
4.
人工神经网络在古陶器产地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春生  邱平  王昌燧  赵巍  潘忠孝  张懋森 《科学通报》2000,45(19):2109-2112
应用新型无隐合层人工神经网络——函数连接型网络(Functional-link net,简称FLN)处理由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所得江苏花厅遗址中古陶器的微量元素数据,筛选出用于模式识别和分类的数据模式,结合其他分析结果、对该遗址出土古陶的产地进行判别分析,识别准确率近100%.江苏省新沂县花厅遗址是我国惟一出土有两类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遗址,结果不仅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可望成为科技考古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深入探索花厅遗址的形成原因以及大汶口与良渚文化间的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化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化学计量学中的因子分析方法;着重对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简介了当前国内外因子分析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α-萘酚、α-萘胺和2,7-二羟基萘混合体系的紫外光谱,用目标因子分析成功地确定了混合体系的物种数、物种种类以及各物种的含量。讨论了波长范围、波长间隔选择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平均回收率α-萘酚为94.84%,α-萘胺为108.29%,2,7-二羟基萘为101.66%。并将结果同偏最小二乘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张懋森 《科学通报》1958,3(21):654-654
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武汉大学化学系开展了兩条道路的斗爭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一斗爭是环繞着“科学技术是否必須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的問題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8.
我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武汉大学化学系开展两条道路斗争取得胜利的情况,这一斗争是环绕着“科学技术是否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的问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9.
酸碱浓度对数图(简称LCD)在酸碱平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文献对LCD的绘制和应用等都作过详细介绍。用LCD求解酸碱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是:①写出酸碱平衡体系(简称体系)的质子等衡式PBE(Proton Balance Equation);②根据PBE绘制LCD;③在LCD上确定体系的状态;④根据体系的状态求出具体问题的解。其中③是整个求解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最近有人对此作过不少研究。  相似文献   
10.
食用色素混合体系的校准工作矩阵—目标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由目标因子分析法改进形成的校准工作矩阵法,对多组分食用合成色素混合体系进行同时测定.该法通过确认一个相应的校准工作矩阵即可对单个或多个混合样品的各组分进行同时直接测定.对七种三组分食用色素样品(各组分浓度在4.32~21.00μg/ml)的分析,各组分的回收率在97.93%~104.80%之间.与传统的目标因子分析法比较,此法特别适用于定性组成及定量范围基本清楚的混合样品的例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