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弗朗西丝卡与罗伯特短短四天的耳鬓厮磨使得二人厮守终生.她家庭生活的不美满,夫妻性格兴趣的差异,与罗伯特共同的爱好和兴趣等都为两人的相爱提供了相当稳固的基础.两人的爱是真诚的,是经过从"肉" 到"灵"的升华的.未曾领略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是遗憾的,但狂热之后的伤逝则又是可怜的.疲于奔命的现代人最终才发现,寻觅精神的家园才是自己最好的归宿.弗朗西丝卡与罗伯特的感情经历揭示了一个敏感而又极其严肃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Bailey等从理论上已推导出绿泥石中共有 12种不同的规则一层多型。其中 2种多型的轴角α =10 2° ,其余 10种则均为α =90° .迄今在自然界已发现的仅有α =90°的 3种规则一层绿泥石多型 (Ⅱb - 2 ,Ⅱb - 4和Ⅰa - 4型 ) .根据透射电镜观察 ,在采自山东泗水圣水峪作为镁普通角闪石蚀变产物的辉绿泥石中 ,发现了由两种不同的规则一层绿泥石多型构成的体衍交生体 ,并确认了其中一种为属于α =10 2°的Ⅰb - 3或Ⅱab - 4的规则一层多型 ;另一种则为α =90°的一种未确定的多型。根据对 [10 0 ]晶带选区电子衍射花样测定的结果 ,该Ⅰb - 3(或Ⅱab - 4 )多型的晶胞参数为c0 =1.4 6 0nm ,b0 =0 .92 6nm及α =10 2° ;此外 ,并可推定其 β≈ 90° ,γ≈ 90°以及a0 ≈ 0 .5 35nm ,空间群为C1或C1.  相似文献   
3.
关于纳米细菌的论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生物学是一个亟待开发、前景广阔的新领域。本文对近10年来各国科学家在纳米生物学方面所作的探索和研究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哺乳动物体内和矿物岩石中的纳米细菌(化石)、火星陨石中的生物活动残迹以及一些生物学家对它们的评论。最后,作者希望更多学者积极关注和参与该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弗朗西丝卡与罗伯特短短四天的耳鬓厮磨使得二人厮守终生。她家庭生活的不美满,夫妻性格兴趣的差异,与罗伯特共同的爱好和兴趣等都为两人的相爱提供了相当稳固的基础。两人的爱是真诚的,是经过从“肉”到“灵”的升华的。未曾领略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是遗憾的,但狂热之后的伤逝则又是可怜的。疲于奔命的现代人最终才发现,寻觅精神的家园才是自己最好的归宿。弗朗西丝卡与罗伯特的感情经历揭示了一个敏感而又极其严肃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91年,报道了在成分上与镁闪石和直闪石相当的龙泉镁质闪石系由单斜和正交两种闪石交生而成的CTEM研究成果。本文是对这一矿物的高分辨电镜研究结果的报道。镁质闪石的晶格条纹象显示,交生两相的宽度变化不定.其中单斜闪石相的宽度既有0.gnm偶数倍的,也  相似文献   
6.
煤电化学气化相对于传统的煤气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以及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但由于煤结构与成分的复杂性,导致煤电化学气化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未有较大进展。以活性炭代替煤,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研究了活性炭电化学气化的过程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以及阳极气体成分与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电化学气化过程中,阳极的气体产物主要为CO_2,其中含有少量的CO,两者的比例相差1~2个数量级;随着温度、电解电位以及活性炭浓度的提高,活性炭电化学气化反应的电流和气体产量均增加,最佳硫酸浓度为1 mol/L.  相似文献   
7.
深海锰结核中微生物的分类及串珠状超微生物化石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1994年以来,作者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东太平洋的深海锰结核,其中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是采用离子减薄法制成的.这些锰结核按形态及其包壳的叠层石种类可分为表面光滑的和瘤状的两种类型.前者的包壳由微小叠层石组成,后者的包壳由奇异叠层石组成.文献[1]曾报道了锰结核中串珠状超微生物化石的首次发现,但是尚未进行分类和定名.此后,作者将另一种螺旋状超微生物化石定为太平洋螺球孢菌(新种),并认为螺球孢菌才是瘤状锰结核的包壳——奇异叠层石的真正建造者.本文是在上述基础上对深海锰结核中各种微生物按其与锰结核的关系进行分类,并对表面光滑的深海锰结核中的串珠状超微生物化石进行系统描述和定名.1 深海锰结核中微生物的分类深海锰结核可以看作为一种微生物建隆.在此建隆中发现的微生物化石种类很多,包括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放射虫、硅藻、硅鞭毛藻、海绵骨针、蠕虫虫管、真菌以及新发现的纳米级超微生物等等.但是,上述各种微生物(除纳米级超微生物外)化石文献中报道较多,但并未涉及其在锰结核的建造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作者根据这些微生物与锰结核的关系将其分为以下4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对产自江西乐安相山碎斑熔岩中的隐纹长石斑晶(Or71.5Ab27.6An0.9)进行了透射电镜研究,揭示出其中不仅存在钠长石出溶叶片,且还有许多细小的碟形沉淀物,这两者均平行于主晶低透长石的(6^-01)分布,与主晶共格连生。此种碟形沉淀物小片的宽度和长度分别介于3-17nm和20-360nm之间,均远小于钠长石叶片的尺寸。它们呈丛聚状均匀地分布于各钠长石叶片之间的中央带内,而在中央带两侧毗邻钠长石叶片的边缘带内则无沉淀物出现。此外,在沉淀物小片两旁可见一边白一边黑的基体应变场衬度。在化学组成上,此细小沉淀物的Na含量高于透长石主晶而低于钠长石叶片。根据以上特征,足以确认这些细小的碟形沉淀物小片乃是长石中的一种新的准稳定相-G.P.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江苏连云港地区变质基底的倾滑断裂带为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研究,对地壳中深层位中的自由位错、位错壁和亚颗粒等流变特点进行鉴定,并对位错密度、流动应力和流变速率等流变参数统计计算。其研究成果可资同浅层位、深层位的流变特征进行对比,并可作为研讨造山作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的生物成矿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我国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的生物成矿现象、微生物活动证据、该类铀矿床具备的微生物生存条件和微生物富集铀的机制理论.认为该类矿床中U,Mo,Re,Se紧密共生,且在空间上有一定分布规律,推测是否与富集这些元素的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有关?建议开发砂岩型铀矿的微生物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