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激光雷达测量数据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轻便型扫描式的米散射激光雷达对香港地区的大气气溶胶分布进行了测量。该激光雷达可以在10min内,以120°倾角对大气进行扫描,扫描高度为1~4km。用2种计算方法对激光雷达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分别利用前向法和后向法计算了大气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对高度的变化情况,并把计算结果与理想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后认为后向法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镍电极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维阵列椭球模型对镍金属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机理进行分析,讨论了镍电极特别是具有有序纳米结构的镍电极在0.6~4.0eV的入射光子能量范围的SERS行为,并着重分析了纳米粒子的形状对其SERS电磁增强因子的影响,计算表明,经过合适的表面粗糙后的镍电极能产生约10^2~10^4的增强因子,镍体系与典型的、具有强SERS活性的银金属相比,其SERS行为无明显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避雷针效应在电磁场增强机理的贡献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该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可较好地吻合,对制备和发展高SERS活性的过渡金属基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类似均匀加宽的式子在非均匀加宽条件下,对化学激光器的增益饱和效应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导出输出辐射强度,最佳耦合度,在最佳耦合条件下的最大输出辐射强度和在低损耗时的最大输出辐射强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自聚焦手段,对EBBA向列型液晶薄膜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进行了光学双稳态和多级双稳态的研究,实验是在60μm薄膜中采用连续Ar~+激光器进行,测定了17~62℃温度范围内的光学双稳态和多级双稳态迥线,确定了温度与双稳态及多级双稳态迥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激光表面热处理和激光表面氮化的计算、原理、方法、主要影响因素等.着重讨论了激光氮化复合工艺的机理、参数和优点.在理论上建立了激光表面热处理和激光表面氮化的数学表达式.利用激光表面氮化复合工艺对38CrMoAl钢试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氮化层深度加深了.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研究了在多原子分子材料中,由激光感生的热致折射率光栅及其驰豫效应。并利用简并四波混频实验,观察了多原子分子液晶的热致折射率光栅和它的驰豫行为,讨论了有关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利用太阳作为光源.以美国国家天台所测量的太阳光谱为参考光谱.应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厦门东渡气象站和厦门大学对太阳进行跟踪测量.并对得到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方法反演大气中痕量气体浓度,并将最小二乘法应用于数据反演中.成功地得到大气中NO2的垂直柱浓度;利用光学遥测方法得到了厦门地区上空NO2含量及其变化.经过分析与讨论.我们计算的结果与环境监测部门采用气象常规方法测量的数据基本一致.证实了利用该方法可以较好地监测城市上空大气的污染情况.对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光学遥测提供了有效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推出:分子半行液晶膜面排列的向列型液晶由于光致重取向产生的折射率随光强增大而减小的结果将导致高斯光束的自散焦。而对于垂直膜面排列的液晶分子重取向则导致相反的结果,实验证实了这一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9.
掺杂染料的液晶层内空间电荷场及光折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液晶层内的空间电荷场,光折变效应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研究.提出光折变效应主要同掺杂的杂质离子产生的光电荷感生空间电荷场有关.在掺杂染料的液晶中观察了光束的自衍射和双光束耦合等现象.分析了实验现象,提出和发展了新的理论模型.实验中得到结果同理论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从热对流理论,法布里-珀罗腔,热膨胀和热致抗变理论出发推导出本征型F-P腔低功率光学双稳态的关系式,实验采用了He-Ne激光器和腔内充满5CB液晶层的F-P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