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商品进销存流转过程的费用问题 ,提出了建立费用数学模型的方法 ,并对经销过程中的动态成本优化问题给出了一系列算法 ,其中的保本保利模型与算法揭示了经营成本变动与商品在库时间的内在联系 ,为成本的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具有很好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速碧林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速碧林0.4ml皮下注射每天1次,纳络酮1.2mg+0.9%NS250ml静点,1次/d.结果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组(P<0.01).结论速碧林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治愈率高,显效及肌力开始恢复的时间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速碧林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速碧林0.4ml皮下注射每天1次,纳络酮1.2mg+0.9%NS250ml静点,1次/d.结果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组(P<0.01).结论速碧林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治愈率高,显效及肌力开始恢复的时间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速碧林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速碧林0.4ml皮下注射每天1次,纳络酮1.2m g 0.9%NS250ml静点,1次d/。结果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组(P<0.01)。结论速碧林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治愈率高,显效及肌力开始恢复的时间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5.
模糊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景振  韩曾晋 《自然杂志》1997,19(3):156-159
自从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Zadeh教授提出模糊集合论以来,基子模糊集合论形成了一门新学科——模糊系统理论。近年来,模糊系统理论的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特别是在东方世界中,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至今其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发展相当迅速。目前模糊控制已经作为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系统理论及大量实际应用背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进入90年代,日本的电器控制技术相当多地引进了模糊技术,使得本来就相当先进的制造技术又增添了潜在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模糊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鉴于我国有些科技人员对模糊技术发展过程及其内涵不够了解,我们经过大量的日文期刊及其他文献阅读,对国际模糊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日本的模糊控制技术作一综述,或许对我国今后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会有所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