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脉羊齿类植物的迁移和扩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秀元 《科学通报》1991,36(21):1644-1644
脉羊齿类(Neuropterids)是石炭纪较为丰富的种子蕨类植物主一,曾被当作欧美植物区的典型代表分子看待,长期以来,由于“先入为主”的偏见,常以该类值物化石在欧美地区地层中的分布为准则,用以划分和对比欧美以外地区含该类植物化石的地层,以致酿成不应有的差错,近年来,我国发现的大量新材料表明,该类植物化石的始现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早石炭世  相似文献   
2.
华北陆台本溪组植物群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北本溪组植物至今已发现有31属60种,其中并发现了一些华夏植物群分子或与此有密切关系的植物,如 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 Abbado,L.subrhombicum Gu et Zbi,L.galeatum Gu et Zhi.L.ninghsianense Sze et Lee,Bothrode-dron sp.,Cathaysioden-dron?sp.,Conchophyllum richthofenii Halle,Tingia sp.,由此认为华夏植物群从本溪期开始,并将 Lepidodendron galeatum-Conchophyllum richofeni 作为早期华夏植物群 A 期的植物组合.  相似文献   
3.
Cathaysiodendron(华夏木属)是华夏植物群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属,以往大部分繁盛于我国华北的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太原组和山西组,这次发现于甘肃靖远磁窑臭牛沟组下段.上覆地层的灰岩内有产于西欧维宪阶(Visean)的和华南大塘阶的牙形石,地层时代属于早石炭世维宪期当无问题.华夏木在我国早石炭世的发现对于研究石炭纪植物地理区的划分及东方型鳞木类的演化均有一定意义;文中描述了Cathaysiodendron的1个新种和1个相似种.  相似文献   
4.
新疆塔北二叠纪的柯坪稀囊蕨及其原位孢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栋  吴秀元 《科学通报》1998,43(18):2009-2012
描述产自新疆塔北下二叠统的一种里白科植物化石-柯坪稀囊蕨。材料包括保存较好的实羽片,孢子囊群,原位孢子以及共生的Sphenopteris型营养羽片,实小羽片中脉两侧规则排列有1-3个(通常为2个)的孢子囊群,每个囊群由4-6个孢子囊组成,具横列环带,无囊群盖。单个孢子囊中的孢子产量约为256个,原位孢子圆三角形,具三射线,表面光滑,可与分散孢子Leiotriletes相比较。通过与相关化石及现生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