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然的魅力不仅体现在鬼斧神工的构山造水,给人类以无限的遐思,还在于它的处处神秘,比如小院里的植物每年都在发生莫名其妙的变化,物种逐年增加——谁是播种者呢? 绕着短促的小径漫步,看着新生的花草,实在忍不住,我就停下脚步,做了一回植物种类统计,发现小小院落里的植物竟然有百余种,大多数是我叫不出名字的.最显眼的莫过于红艳艳的蛇草莓,它是去年闯入这个野性十足的小院的.今年的蛇草莓已经遍及每一个角落,着实令人垂涎欲滴——可它有毒!  相似文献   
2.
小院里的构树被砍了几棵,因为它们太贱,没什么名贵身份,还老是抢占他人的阳光和养分。因此,对它们的杀戮也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了。尽管树贫贱,但它们还是选择了站立,而不是趴下。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往往令人惊叹不已。别以为砍了构树,它们就会让出一片天地来。这不,还不到一个月光景,它们又一个个地从老树蔸处欢欢喜喜地生长出来。  相似文献   
3.
4.
在虎丘剑池的侧壁上,我看到两个红体字:剑池,据说是王羲之所题.王羲之喜欢鹅,常观察鹅的形态,所以他的书法作品中,有些笔画确有鹅颈伸缩自如的灵动和优美.传说王羲之拜访虎丘时,看见两只鹅浮游于池中,非常安逸、悠然.他恨不得将鹅据为已有.  相似文献   
5.
古雅之楸     
记得有一年,携女儿至开封拜谒包公祠,发现院落里有两棵高大的楸树,俊秀、挺拔,有北方的伟岸与大气。我被其凛然如剑的形态所吸引。拜谒包公之后,我们又回到广场,伫立树下,想留个影,却没带相机,只好久久地凝视,在瞳仁里定格。回江南,我写了一组古体诗,其中有《谒开封包公祠》:"兴旺尚须龙虎狗,报之华夏门前春。楸楸双剑把君示,凛凛威威儆后人。"诗中"龙虎  相似文献   
6.
一群瓦雀挡了我们的去路。它们自老屋的翘檐上俯冲而下,争夺一根金黄的稻草。我们的到来,或许让它们吃惊不小,片刻的犹疑,然后迅速作出撤离的选择。望着它们翻越屋脊的身影,我想起更远的时空。瓦雀,一代代地繁衍生息,留守家园,一辈子的天地也不过方圆几十里地。而老街上的人,却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时光沧桑了岁月,岁月老了容颜。  相似文献   
7.
那片树叶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里,只要看见树——无论是绿叶扶疏还是树枝光秃,我的脑海里总有它翻动的影子. 它在一棵树上摇摆,但不翻卷.这棵树就在我每天漫步的西城路上.我一直想象着它在风中摇摆的姿态,当所有的树叶朝着一个方向翻卷的时候,它是那么鹤立鸡群,不为风所动,尽力地保持平静的姿态. 我发现这片树叶有残缺!  相似文献   
8.
亲亲白菜     
入冬后.天气渐冷,自然菜蔬少了,地里只剩下萝卜白菜之类。虽无大鱼大肉吃得过瘾,但平凡生活是缺不得这些看上去十分普通的菜蔬的。  相似文献   
9.
春天植树,夏天才有阴凉。这是20年前的春天,父亲带晓阳在院子里植树时说的话。当时晓阳还在上小学三年级。时至今日,这棵桑树虽然被修剪过无数次,但它依然挺拔地超越了屋檐。桑叶养蚕,桑葚甜了一颗颗童心。  相似文献   
10.
牮屋     
识这个字,很费了一番周折。起因是我家老犀的几根立柱偏得很严重.柱子与石磉间的缝隙越来越大.可能与地基的下沉有关.毕竟老屋已经一百多年了。 隔壁的王永干老人说.这屋要找人牮一牮了。我好奇地问,怎么牮?他说,就是把柱子重新扶正。这个“牮”字怎么写呢?那时.我对汉字有一种至上的崇敬。可家里没有《新华字典》,整个村庄没人有《新华字典》,包括两个民办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