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甘海子位于四川省九寨沟县以西 65 km、距九寨沟口以西 2 0 km,海拔 2 80 0~ 30 0 0 m,为川西山地少见的天然湿地。藏民坪是一块高出甘海子湿地 2 0 m以上的大型台地 ,地形平缓 ,面积达2 .5 km2左右 ,目前在此地已建成“九寨天堂国际会议中心”。2 0 0 3年 1月在建筑工地上发现了 2 0 0多块球状岩石 ,当时被传为天降陨石。该漂砾直径1~ 2 m,大者直径 4m,小者直径 1 0 cm。漂砾呈扁平旋转椭球体状 ,短轴为自旋转轴 ,长轴为旋转椭球体的直径 ,短轴与长轴的比值在 0 .5~ 0 .9之间。椭球体自旋转轴垂直于岩石的层理 ,球体表面发育大量平行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地质学发展史上出现的水成论与火成论、渐变论与激变论、固定论与活动论等三次著名学派论战的历史分析,探索它们之间寻求理论上统一的可能性。同时,从物质系统的整体性与联系性、运动与转化的有序性的角度,论证“将天论地”与“将地论天”两个不可分割的特有方法,对认识地球物质运动规律的巨大意义;同样地,从地质历史分析法建立的“将今论古”的回向系统与“将古论今”的进向系统,也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特有的地学方法。这样建立的时空统一的系统论地球观,是现代地质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标志,是其间有一不稳定的过渡态。研究过渡态对揭示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是很重要的。但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过渡态的存在是否具有普遍性?它对认识论的发展有何新的启示?认真研究过渡态的认识方法和经典哲学理论深刻阐明的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提倡和重视过渡态有何意  相似文献   
4.
地质学的发展史,从萌芽地质思想到近代地质学的确立,可以说几乎就是一部学派之争的历史。地质学理论上的发展与突破往往是通过不同学派的争论实现的。而且不同学派之争愈激烈,往往是地质学理论愈发展的征兆。现代基础学科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揭示了地质学发展中的矛盾,从而加剧了地质学发展中学派之争。因而探求统一的方法论对于发展地质理论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地质论坛上诸学派之争和探求统一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 增强理论研究活力,探索科研体制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一是如何突破现在实际存在着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之间在体制上的封闭.这种封闭既有社会科学自身各学科之间的封闭,又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三大门类之间体制上的封闭,更有科研体制和改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