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有智  刘会雪 《太原科技》2007,165(10):15-16,18
介绍了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在聚合物脱挥中的作用原理和基础理论研究及该技术在聚合物脱挥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稀土离子促进人红细胞膜磷脂酰肌醇水解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会雪  胡健  刘湘陶  李荣昌  王夔 《科学通报》2000,45(20):2178-2181
采用^3H-肌醇放射标记法及HPLC技术,测定稀土作用前后人红细胞膜磷脂酰肌醇水解产物IP3和DAG,以及膜上磷脂酰肌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a^3+,Ce^3+,Y^3+,Tb^3+都有促进磷脂酰肌醇水解的作用,La^3+和Ce^3+作用较强,Y^3+和Tb^3+都有促进磷脂酰肌醇水解的作用,La^3+和Ce^3+作用较强,Y^3+和Tb^3+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类具有不对称执行器死区故障的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基于扩张观测器,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法。取消了系统所有状态完全可测的限制。在死区模型所有参数以及系统非线性不确定项上界均未知的情况下,所设计的自适应控制器可以很好地消除执行器死区故障的影响,保证跟踪误差有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雷万华  刘会雪  钟丽君  杨晓达  王夔 《科学通报》2007,52(11):1246-1251
对钒化合物在线粒体上的可能作用靶点进行研究, 发现氧钒离子在鼠肝线粒体的结合量达(244±58) nmol/mg蛋白, 表观结合解离常数为(2.0±0.8)×10&;#8722;16 mol/L. 使用凝胶排阻色谱将氧钒离子 结合蛋白分离后, 用质谱方法和免疫试验鉴定线粒体中的主要钒结合蛋白为60 kD的热休克蛋白(HSP60). 实验发现, 氧钒离子结合于HSP60后导致HSP60的聚合体GroEL解聚. HSP60是一个关键的分子伴侣, 许多研究表明它参与一些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Ⅰ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因此, HSP60可能是钒化合物体内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靶点; 其相互作用可能与钒化合物的降血糖、抗癌的药理以及钒的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