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本质上说来诺贝尔是一位科技发明家 ,而不是一位科技企业家。诺贝尔奖各奖项的设立并非空穴来风 ,实际上是他一生的实践、爱好以至于理想的结晶。本应在他身前安排好其遗产的处置 ,并设立诺贝尔基金会的框架 ,由于他对法律的缺乏理解 ,这件好事险些变成画饼。在他身后建立的诺贝尔基金会已经在这一百年中尽了她的极大努力 ,以发展这笔遗产来维持每份诺贝尔奖金额的高水平。但是政府在前期执行的高税收政策 ,使这种努力几乎无法保持诺贝尔奖的光辉。诺贝尔奖的评奖程度的民主和严格并不能排除其固有的倾向 ,在意识形态有紧密联系的和平奖与文学奖中尤为明显。全部评奖活动以及隆重的授奖仪式正在变成瑞典全国性的活动 ,从而使这个国家因诺贝尔奖的存在与发展而更加著名于世。  相似文献   
2.
傅杰青  禹宽平 《科学》2004,56(1):45-48
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物理学家--美国的劳特布(P.C.Lauterbur)和英国的曼斯菲尔德(P.Mansfield),以表彰他们"在磁共振成像(MRI)方面的发现"."磁共振"是"核磁共振"(NMR)的简称,MRI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医院里已经相当普及.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的一项基础性发现》就1986年两位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和斯坦利·科恩的概况及其研究成果作了介绍。他们在30年前就已经分离出肽生长因子及其同类物质,但是它们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近年来才被认识,从此项获奖结果足以说明基础性研究的重要性,它可指导实践而应用于实际中。  相似文献   
4.
免疫学中长期存在着一个悬而未决的中心课题:抗体多样性的遗传起源。种系说认为,遗传学上的多样性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发育说则认为多样性是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利根川进试验证实了个体发育说。  相似文献   
5.
熊耀斌  傅缨  傅杰青 《科学》2005,57(6):60-61
2005年10月3日,诺贝尔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汉斯·约恩瓦尔教授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的两位科学家:68岁的病理学家罗宾·沃伦(J.R.Warren)和54岁的临床微生物学家巴里·马歇尔(B.J.Marshll).随后书面公布的评委会全体会议<新闻公报>指出:两位获奖者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以下简称Hp)及其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与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一样,自1901年开始颁发以来已经经历了整整90年(虽然其中有9年因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而没有颁奖)。从其绝大多数颁奖项目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著作中“蛋白体”的原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的由来恩格斯在其著作(特别是《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多次在使用“蛋白”、“蛋白质”这样的术语的同时使用了“蛋白体”这一术语,而这一术语又是和恩格斯关于生命的著名论断——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相联系,所以它就成了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概念。“蛋白体”这一术语在现代化学中已经消失,至少一般科技工作者很难有机会在当代的化学文献中遇到它,于是对它的理解便发生了困难。结果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按照自己的逻辑加以理解,几乎到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地步了。有人说:蛋白体“大体上是与原生质同类的东西”;又有人说:“蛋白体应该是指蛋白质和核酸两大类生物大分子的复杂体系”;另有人说:“蛋白体是以蛋白质为基础的多物质体系,  相似文献   
8.
百年来诺贝尔科学奖共授予478人次、475名科技专家。略去一人获两次科学奖的3人不计,美园获奖者203人,占总数42.7%;英国68人,占14.3%;德国65人,占13.7%;法国26人占5.5%:但是俄罗斯(包括前苏联)仅11人获奖;日本更少,仅7人获奖。由此可见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人数虽然在总的方面巨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但两者之间并不完全呈线性相关、这里涉及各国各阶段执行的科技……  相似文献   
9.
傅杰青 《自然杂志》2002,24(6):356-359
布伦纳发现了一种仅由1000个左右细胞组成的、透明的美丽新杆状线虫(C.elegans),将其作为实验模型,实现了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研究之突破;萨尔斯顿找到了该线虫体内与控制程序性细胞死亡有关的基因nuc-1;霍维茨进一步揭示了存在着两类功能相反的基因,即正向的ced-3、ced-4和反向的ced-9.人体内也存在着类似基因.如果能用基因疗法促进癌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则克癌战略有望取得重大进展.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纯生物学的基础研究的成就已经成为长期以来的传统,2002年的授奖又一次表明了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10.
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在她77岁高龄时因为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发现而荣获了1986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40年代的美国掀起了雏形中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高潮,但是她仍然攻其实验胚胎学。在偶然的场合下别人发现肿瘤组织竟有促进神经生长作用,她证实了这一观察,并且作了系统的追踪.后来又在彼此截然无关的来源——蛇毒和小鼠颌下腺中也见到了这种效应。经过她和她的同事长期的研究,终于发现和鉴定了NGF以及一系列多肽生长因子;但是在NGF问世的初期,却遭到了同行们的冷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