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分子束实验装置,对CCl_4 Ba(~1S)(或Ba(~3D))反应进行了激光诱导荧光与化学发光的研究。在Ba(~1S) CCl_4→BaCl CCl_3反应中,测得了BaCl(C~2Π—X~2∑~ )跃迁△V=—1带系的激光激发谱,求出了BaCl基态的振动态分布,发现振动布居非常窄,并强烈反转,最大布居的振动能级约为v″=44。用在Ba原子束中放电的方法,激发部分Ba原子至亚稳态~3D态(大约占总束强的10%),并在收集光路上加干涉滤光片消除背景光干扰,测得了包含有Ba(~3D)原子反应的激光激发谱,发现激光诱  相似文献   
2.
刘振红  王艳秋  王利  何国钟 《科学通报》2004,49(19):1944-1949
利用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在800和400 nm的60 fs激光强场(1013~1015 W·cm-2)作用下气体 分子CH2I2和CH2ICl的电离解离行为. 在中等光强作用下, CH2I2和CH2ICl分别产生了协同解离产物I2及ICl分子; 在强激光场中因库仑爆炸产生的高价离子I2+在飞行时间质谱上分裂成3个峰, 根据I2+离子的飞行时间差得到库仑爆炸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 并由此得出释放能量与激光强度的关系及激光波长对库仑爆炸释放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何国钟 《科学通报》1984,29(2):127-127
原子簇化合物化学键理论是当代理论化学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理论的发展对于沟通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更深刻地揭示化学键的本质具有重大意义。七十年代,Wade、Mingos和Lauher提出和发展了骨架电子对理论(Wade规则),提供了多面体骨架分子轨道成键数的计数方法。实际上,作者从局域分子轨道法和骨架分子轨道法就可概括络合物的成键规律。Ruedenberg和Hoffman提出生成轨道法,他们  相似文献   
4.
李海洋  马晨生  白吉玲  何国钟 《科学通报》1997,42(22):2400-2402
硼是元素周期表中ⅢA组元素,由于价电子的数目比价轨道的数目少,是一个典型的缺电子元素。B原子的缺电子性使得硼酸盐具有丰富、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硼酸盐是一类重要的光学材料和化工试剂,如硼砂是一种很好的高温溶剂,β-NaB_2_4(BBO)是近年发现的性能优良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团簇是介于气相和凝聚相之间物质的一种新的存在状态,研究团簇的结构、形成和增长规律,有助于从分子层次上认识相变、结晶和晶体的生长等过程。我们用激光气化含水的硼氢化钠固体的方法,首次产生了3组分团簇NaBO_2团簇的正离子,并且,用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团簇离子的强度分布。  相似文献   
5.
利用量子力学Liouville方程处理了在pump-probe偏振光谱实验中分子基态转动相干及其光谱的精细结构,得出了任意强度和线型的超快pump脉冲对分子基态产生的核相干运动;利用一般线性响应理论处理了probe脉冲探测过程;在经典限下得出了分子转动相干光谱的精细结构,并讨论了精细结构与分子转动温度以及转动态上粒子数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