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8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7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姚斌 《科学通报》1997,42(19):2067-2069
压力对亚稳材料热稳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一直是高压和亚稳材料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人们主要研究了压力对非晶亚稳材料热稳性的影响,但对晶体亚稳材料热稳性方面的研究报道却很少.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对非晶热稳性的影响与材料的性质和转变模式密切相关,影响程度由压力对扩散速率的抑制和对形核的促进作用所决定,它使非晶亚稳材料的热稳性或是增强,或是减弱.然而,在研究高压下(Fe_(0.99),Mo_(0.01))_(78)Si_9B_(13)(FMSB)合金的晶化,制备纳米软磁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压力对亚稳Fe_3B晶体热稳性的影响与非晶有所不同,与它所受的压力有关,表现为先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后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本文从热力学的角度对这一实验现象的规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 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利用急冷甩带的方法制备出 30 μm厚的非晶 FMSB条带,并剪成直径为 5 mm的样品放在氮化硼(BN)坩埚中,坩埚镶嵌在石墨加热管中.利用 Bridgmann压机对样品加压,利用电流通过石墨管产生的焦耳热对样品进行热处理.压力通过测量油压与Bi,Ba相变压力的关系标定,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由镍铬-镍铝热电偶和可编程序温控仪完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神经网络在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舰炮发生故障的发射炮弹数进行了预测。借助前馈神经网络对非线性函数的逼近能力,对发生故障的发射炮弹数进行了单步预测,并与使用灰色数列预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可靠性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践分析了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损伤机制,并提出了对该伤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孤立子理论的哲学和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关于企业品牌与品牌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借鉴国内外品牌及品牌文化发展和研究的成果,阐释了品牌及品牌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品牌的内涵与特征,品牌与名牌、商标的区别及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来函照登     
《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 阅读了贵刊2004年6卷4期24页张永忠的“对《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 年)的修改建议”一文,同意所提建议。但文中脲苷(共处)是尿苷之误,请改正。uridine定名尿苷,不是脲苷。脲=尿素(O=C(?)),脲酶=尿素酶(urease),尿苷与脲苷风马牛不相及。此致  相似文献   
7.
旅欧勤工俭学运动和旅欧党团组织的产生及其活动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许多特点,对此已有同志专文作过论述。本文试从这一运动与中国近代早期留日运动的纵向比较和与俄国共产主义运动初期的劳动解放社的横向比较中,以及同当时中国国内共产主义运动的客观条件的分析比较中,找出其特点,论述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此请教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志们。一、旅欧勤工俭学运动是近代中国青年出国留学,寻求救国之路的最高阶段伴随着近代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以及中国民族资本的发生和发展,到二十世纪初年在中国出现了一个有相当数量的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构成的知识分子群,“他们或多或少地有了资本主义的科学知识,富于政治感觉,他们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作用。”虽然这个知识分子群在整个民主主义革命中曾发生过多次的分化和重  相似文献   
8.
新疆北塔山天然草地营养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新疆北塔山天然草地实地考察,采集混合草群样品,经化学分析,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和方法,对北塔山天然草地进行了营养类型划分,阐述了各营养类型草地自然、经济特征,并对各营养类型草地的营养特点、饲用价值和适宜放牧家畜配置等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PIA法制备MMCs骨架工艺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有机前驱体浸渍烧蚀法(PIA)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用金属间化合物或陶瓷网络结构预制体的工艺过程及技术方法,分析了其制备工艺特点,指出。PIA法是目前制备MMCs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并论述了工艺进展的情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提出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孔冬冬 《科学通报》2003,48(8):755-760
质体是植物细胞中一类重要的细胞器, 其正常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密切相关. 人们对于质体分裂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质体分裂过程的形态学观察和对某些突变体材料的遗传学分析, 而对于控制质体分裂的分子基础尚无明晰的认识. 近年来, 随着原核细胞分裂基因类似物在植物中的发现以及对质体进化祖先原核生物细胞分裂机制的解析, 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质体分裂机制的认识. 通过对分裂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人们认为作为内共生产物的质体可能与其原核祖先具有相似的分裂机制, 特别是对在分裂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ftsZ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为人们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质体分裂的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对质体分裂的研究历史进行了简单的回顾, 并对近来质体分裂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