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继续进行,国际间的文化、科技交流及观光旅游等变得日趋频繁,作为交际工具的外语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但人们往往把掌握一门外语跟学习这门外语的词汇、语法划上等号,其实,学好一门外语光掌握一些词汇、语法是远远不够的,要顺利进行国际交往光掌握一些外语知识也是不够的。进行国际间的跨语言交际不仅涉及到交际工具外语本身,也涉及到交际双方的文化。如果忽略了交际双方的不同文化因素,各种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将一个英语成文材料进行单语释义(Paraphrase),还是将之翻译为中文,正确地理解原句,把握原句的确切含义都是至关重要的。假如对原句的意义理解出现误差,正确的释义与忠实的译文就无从谈起了。那么,要怎样才能做到正确理解一个句子的真正含义呢?本文尝试用语义学的观点来探讨和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常常会在英汉语篇结构方面遇到不秒的差异,如:形合与意合、主动与被动等差异问题.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有利提出变通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以龙岩学院为例对地方本科院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专业发展现状、发展意识、教研意识、教研现状、发展途径、发展影响因素、综合素质等方面。目的是了解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实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主体性教育观为理论依据 ,分析了目前在外语学习策略研究领域的状况和误区 ,对外语学习策略的含义及性质进行澄清 ,提出了学习策略分类的新构想及其根据。文章对研究的层次结构进行了划分 ,并着重叙述了相关理论研究的思路和实验研究的走向及方法。文章认为 ,研究外语学习策略和建构适应我国教学实际的研究体系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构建学习主体、形成教学的主体意识。关键词 :外语学习策略 ;研究现状 ;分类构想 ;层次划分 ;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厦门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教育博士培养制度在招录方式、培养目标、学习形式、课程设置、质量保障等方面存在异同,比较中英两地教育博士培养制度,有助于我们借鉴国外大学教育博士培养的成功经验,以提升我国的教育博士培养质量。我国的教育博士培养制度应改革现行的招录制度,扩大目前的招生规模与对象范围;拓展研究的领域,提升教育博士培养的目标要求;优化导师构成,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设置跨学科选修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严格阶段性考核,加强质量监控以及淘汰不合格学生。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西方近30年的研究成果中摘取了其中与我们外语教学观念的转变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评。这些问题包括外语学习者个人的差异:年龄“关键期假说”;认知风格;学习动机;个性差异以及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中介语假说;语误分析和知识迁移等。文章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对我们进行外语教学改革、课程改革都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特色是高等院校办学所追求的目标,而人才培养的特色需要有具体的特色培养方案、特色办学模式和特色实践环节来呈现和落实.笔者在分析目前外语专业办学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培养方案的优化、办学模式的多元化、职业能力的强化等方面来培养有特色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彰显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秋颂》一诗是济慈的主要颂诗中最有影响和最为成熟的一首。1819年9月15日,济慈携其女友凡妮·布朗(Fanny Browne)去文切斯特度假。在文切斯特度假的一天,济慈独自在田野中漫步他发现秋天的景色十分的迷人,诗兴大发,欣然写下了这首《秋颂》。在当年九月二十一日他写给友人雷诺尔兹(Reynolds)的信中,济慈自己就提到了此事:  相似文献   
10.
外来词,也叫借词(loan-word),就是借用他国语言中的语词来传达信息。萨丕尔说:“语言,象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可以这样说,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都是不怕与别的语言接触的。在语言相互接触过程中,一种语言会很自然地向别种语言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