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时至今日,城市的设计师们认为自己是唯一能够使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概念化的专家。他们秉持符合"公共利益"的目的,却无视城市使用者的实际需求,飞快地展开着城市设计。举例来说,为使香港转型升级而成为世界性城市,香港的一些旧城改造区改建成了公共空间,为了获得立法机构对这些市政项目的批准,政府常常通过假设普遍的城市使用者们会有的日常生活实践来制定设计方案。实际上,这个概念化和标准化的过程并不能完全涵盖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所有细节。从另一方面说,由于目前的设计方法都是假设全部的人都是标准化的"普通人",因此基于公共利益的设计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城市使用者的所需所求。并且人们所指的"日常生活"是每日每新的生活,这种生活并非"陈腐守旧的和毫无意义的",所以城市使用者的行为也很难机械地理解或用一个模型去硬套。虽然城市使用者对生活环境的反映会随着城市的转型而逐步改变,但是他们对空间却非简单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一种富有创新的行为和艺术的积极回应。依此为前提,阐述了"空间接受"这一理念,以推动一个无需设计师的城市创新,并向设计师、规划师、管理者和政府呈现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视角。其中还包含着一段实证研究:即分别通过在香港湾仔北和湾仔南进行深入观察和直接访谈等方式,以了解城市使用者在居住环境中的战术性和创新性接受,而由此证明在开展城市设计时将日常生活实践融入其中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重新界定了城市空间使用者的角色问题,进而得出了城市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城市空间使用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香港拥有东西方的城市文化,其公共空间的演变凸显了经济对都市发展的影响。香港作为购物的天堂,在有限的城市面积中,购物中心的覆盖率极高,因此,香港主要的公共空间几乎都居处于购物中心之中。购物中心的户外公共空间聚集了城市不同的设施供市民使用,因而建构了香港公共空间的特色。此空间不属于私人管理的公共空间(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POPS),应该广泛地对市民开放,然而业主却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地侵犯着市民的权益。由于购物中心户外公共空间被私人擅自占用而引发了公共空间权益的争辩及讨论的热潮。以此为引导,探讨了香港公共空间的发展情况。为说明问题,购物中心的户外公共空间成了重要的案例。通过探讨公众对购物中心户外公共空间日常参与的情况,强调了私人业主对公共空间的监控及其私有化、商业化的进程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香港理工大学公共设计研究室对公共洗手间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如何能以较理想的方法解决关于公共事务问题的设计方法和策略。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观察、深入访谈、环境及产品设计分析。结果显示在解决一些关于公共事务和公众利益的问题时,不同的政府、决策者、专业人士和市民会把重点放在不同的层面和领域。然而,由于缺乏一个联系不同层面和领域的核心枢纽,在很多情况中,使用一些所谓全面的方法所得到的效果并不如设想中的那么理想。根据香港公共洗手间设计的深入个案研究,结论是设计应平衡地考虑规划、实施和管理这3个层面,并以使用者为中心来联系它们,从而在公共设计领域中,提出一个以使用者为本的新的公共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