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纯艺术的“现代派绘画”,与作为实用艺术的现代平面设计,基于共同的平面性质,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派绘画一个又一个的流派以崭新的理念与各不相同的创作手法,给平面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平面设计开始具有现代品格。当然平面设计借鉴现代派绘画有利也有弊,平面设计在借鉴中要避免过度利用艺术价值的内在危险。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艺术应用方兴未艾.应该重视对新媒体艺术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其学术体系的建立.在进行人文思考时,把它作为艺术展现的一种有效手段,以新媒体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以适应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和审美需求.应该改革高校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跨学科培养新媒体艺术人才,以尽快适应新媒体技术和主流受众群体的发展与变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来自"国家级葫芦艺术之乡"的东昌雕刻葫芦,种类和工艺非常丰富,可以基于作品艺术等级、器形、雕刻工艺手法三个方面进行分类。东昌雕刻葫芦几百年来不断发展兴盛,极富美学魅力,器形饱满极具造型之美,装饰和雕刻工艺极为丰富,雕刻过程非常规范,颇具工艺之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承载力。其内涵来源于世俗生活,作品服务于世俗生活,颇受大众喜爱。从作品艺术等级、器形、雕刻手法三个方面概括了东昌雕刻葫芦的种类,并从造型、工艺、内涵及寓意上阐述了其美学特征,旨在为民间工艺美术保护提供学术和经验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主要体现在数字摄影、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虚拟现实、三维信息获取、高保真全息存储技术等方面。但是国内的应用却限于初级层面,后三种手段还处于探索之中,需要深度挖掘和技术延展。数字化保护有逼近原物、再现真实和易于传播、方便存储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过度娱乐化、显失本体和文化单极化挤压、夹缝中生存的窘境,因此需要建设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人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管理机制和运作机制以促进数字化手段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