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正> 1981年3月发现一对白鹳在我市郊区营巢,即开始对其繁殖期的生态习性进行观察。现将观察结果作一初报。 白鹳每年3月初(今年3月2日)见于齐市郊区10月末到11月初迁回越冬地。 白鹳体型较大,体白色嘴长,颈长、腿长,飞翔时颈向前伸很像鹤,但不鸣叫,树上营巢,飞翔时常翱翔与鹤类有明显区别。 营巢期的日间活动  相似文献   
3.
1985年中美联合对扎龙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本文对这次考察中中方专家组完成的《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鸟类考察报告》的结果应用McIntosh多样性测度公式、Simpson多样性测度公式及Shannon-Brillouin信息量量度公式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扎龙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的多样性的数值。  相似文献   
4.
<正> 草鹭普通亚种Ardea purpurea manilensis Meyen是全国广泛分布的种类,每年4月一部来松嫩平原芦苇沼泽繁殖,10月迁回越冬地。在扎龙保护区数量很大。1982年4月至同年7月间,我们在保护区附近35Km~2范围(见下图)对两个巢区中的草鹭繁殖生态习性作了初步调查研究,在巢区共取得63个巢和卵的统计数据,20个巢的繁殖的数量变动规律调查,3个巢重点繁殖生态观察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959年5月,吉林师范大学生物系师生十余人,在吉林省通化地区辑安县老岭十六道沟作动物资源调查时,曾采得爪鲵 Onychodactylus fischeri(Boulenger)标本,同时对其生态作了初步观察。爪鲵在我国的分布,森为三于1927年“A Hand-list of the Manchurian andEastern Mongolian Vertebrata”一书中,曾记载在吉林省延吉采得 Geomolge fis-cheri Boulenger(1886),但缺具体特征记述。1940年,宫地传三郎及木埸一夫在“关东州及满洲国陆水生物调查书”中,引用了森为三的记录,他们以不肯定的态度认为,由于苏联伯力地区曾有 Geomolge fischeri  相似文献   
6.
白尾鹞Circus aeruginosus Linneas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为夏候马,每年4~8月为繁殖期。在保护区内是分布数量较多的猛禽,它们对保护区的繁殖鸟类有重要影响。为了深入了解在本地区繁殖及生态习性,数量分布及其益害,我们于1982年4月—7月中旬对其生态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苍鹭Ardea cinerea Linnaeus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大型水禽,前人有过许多记述。我们在本地野外工作中发现这里苍鹭的生态习性具有地区性特征。扎龙保护区内苍鹭的数量较多。生态忌义较大。为此我们自1982年三月到七月我们在保护区附近东南35km~2内对两个草鹭、苍鹭等混合巢区中的苍鹭也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