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提出构想:当α4胞内区域磷酸化而抑制其与paxillin结合时,paxillin、GIT1与PIX、PAK形成信号分子复合物.由于PIX为Rac的转换分子,PAK为Rac的效应分子,构成了paxillin-GIT1-PIX-PAK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促使Rac在细胞前沿持续地局部化激活,导致片状足的形成,产生细胞向前扩展推动力.研究结果表明,GIT1与paxillin、PIX在活细胞中均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且这种相互作用可发生在细胞前沿.由于Rac的转换因子PIX(PAK-interacting exchange factor)在活细胞中往往与PAK相伴而行,因而,在细胞前沿,必定存在paxillin-GIT1-PIX-PAK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纤粘蛋白(fibronectin)刺激下,整合素α4诱导Rac蛋白处于激活状态(GTP-bound).  相似文献   
2.
持续、协调的细胞黏附的形成、解体过程,对细胞转移是必不可少的,Talin蛋白在其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了细胞黏附的类型、功能,重点阐述了Talin蛋白的结构、与其他黏附组成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在黏附的形成、解体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明确了Talin蛋白为细胞黏附动力学过程的关键蛋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