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对化药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借助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讨化药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注重与企业的联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培养合格的化药类人才为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CDIO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铅陶瓷纤维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实验重点研究了在纤维制备过程中.水的用量对溶胶的稳定性、产物的物相组成以及最终纤维的形貌的影响。得出了合成稳定溶胶、获得最佳质量陶瓷纤维的水用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酸钡和掺锶钛酸钡薄膜,结合DTA-TGA,XRD和SPM等分析手段,重点考察了锶掺杂对薄膜的结晶温度、粒径和晶胞参数的影响,发现随着锶含量的增加,Ba1-xSrxTiO3薄膜中晶体的晶胞参数逐渐减小,且锶的掺入可降低薄膜的结晶温度、减小粒径和粗糙度.  相似文献   
4.
以醋酸铅、钛酸四丁酯为原料,三乙醇胺为螯合剂,冰醋酸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钛酸铅凝胶纤维,并将其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不同升温速率下进行热处理,得到钛酸铅陶瓷纤维。本文通过FT-IR、TGA-DTA、XRD、SEM表征手段,重点研究了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升温速率等条件对陶瓷纤维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确定了凝胶纤维的热处理工艺,制得了均匀、致密、光滑的纳米结构钛酸铅陶瓷纤维。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合成稳定的前驱体溶液,在单晶硅(100)上用甩膜法制得了均匀致密的钛酸钡薄膜,利用差热-热重(DTA-TGA)技术分析了钛酸钡(BT)干凝胶的热演化过程,首次用电子探针显微镜(SPM)之原子力显微镜(AFM)直接地从三维的角度观测了钛酸钡薄膜微观形成过程,并用XRD技术跟踪了薄膜加热过程中物相的变化情况,得到了薄膜生长的基本信息,最终制得了表面光滑的钛酸钡薄膜,晶粒大小在50-70nm之间。最佳煅烧温度为700℃。  相似文献   
6.
金属配位聚合物就是指金属离子中心和有机配通过自组装、以配位键方式键合而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聚合物,又称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等。本文主要探讨了金属配位聚合物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粉体并通过传统烧结工艺制成钛酸钡陶瓷,用交流阻抗测试其在交变电场中对电流的响应过程.通过用EQU软件拟合出的最佳等效电路和资料,将由弛豫现象引起的介电损耗从总损耗中分离出来,分别考察了计及漏电导和忽略漏电导的介电损耗随频率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异丁酸和液溴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将酰化和α-氢取代两步反应"一锅烩"进行合成了α-溴代异丁酰溴,α-溴代异丁酰溴和叔丁醇反应得到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出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即n(酰溴):n(叔丁醇):n(催化剂)=1:1.2:0.5,三聚磷酸钠做催化剂,四氢呋喃做溶剂,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h,产率达95%,化合物结构经1HNMR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9.
在苯乙烯和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采用系数比率归一化法,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速快、消除了浓度和池厚误差,提高了方法精密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