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 CD14)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感染中的变化水平及用于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纳入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65例,其中发生术后感染30例,未感染35例,同时选择30例同年龄段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液标本,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s CD14与PCT及CRP的关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s CD14用于术后感染诊断的临床效能。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清s CD14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第一天外,非感染组其余时间点的s CD14水平均低于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第一天外,非感染组其余时间点的PCT和CRP水平均低于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 s CD14水平与PCT和CRP水平呈正比(r=0.697和0.781,P0.05)。s CD14用于诊断老年患者骨折术后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s CD14的特异度高于PCT及CRP,但敏感度低于PCT及CRP。s CD14联合PCT或CRP进行诊断的效果要高于上述指标单独使用。s CD14水平上升与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感染有关,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带缝茱肌髂骨瓣转移植骨骨加多根钢针内固定治疗肌骨颈骨折20例,随访时间1-4年,平均2年8个月。19例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达95%。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个月。1例骨折未愈合,肌骨头坏死;1例骨折愈合后肌骨头坏死。肌骨头缺血性坏死率为10%。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64层螺旋CT MPR重建技术在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对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96例椎体影像资料进行了分析,患者摄腰椎X线片确定骨折椎体,采用1.0mm层厚螺旋CT轴位薄层扫描,对所得数据1.0mm间距重建,应用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工作站,对源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获得多方面、多角度的二维图像,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准确诊断腰椎椎体骨折及脱位,评价椎管狭窄程度、椎体压缩度。64层螺旋CT MPR重建技术对腰椎部骨折及脱位等能够快速、准确作出诊断,能够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椎体压缩程度,清晰观察骨折线,能够直观显示爆裂骨折椎体后缘骨折片突入椎管内的范围,可以准确测量椎管的前后径线。对附件骨折能够准确显示,直观显示椎体的滑脱改变,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信息。64层螺旋CT MPR图像重建技术诊断胸腰椎压缩骨折有重要价值,对椎管狭窄程度的判断、椎管内后移骨块的范围、椎体压缩度的改变以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乙醚麻醉大鼠,于右后足跖皮下注射福氏完全佐剂致炎.次日灌胃祛风散6.0 g/kg体重,每天1次,灌胃容量5 ml/只,连续7 d.小鼠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2 ml/20 g体重,腹腔注射0.6%HAc生理盐水0.2 ml/20 g体重,20 min后处死动物,吸取腹腔液测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为,给药后测定,祛风散组大鼠的出血时间比风湿痹康组的延长了20.8%,凝血时间缩短了19.8%,血沉加快了24.2%.祛风散对HAc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8.5%.  相似文献   
5.
<正> 腋腔是位于胸廓与臂部之间由肌肉围成的腔隙,其内充满疏松结缔组织,为颈部与上肢血管、神经的通往要塞。在局部解剖上处于一特殊部位,故一旦发生较严重的外伤,将累及腋腔重要神经、血管等复合组织的损伤,直接影响着伤侧上肢存活及预后功能的恢复,在临床抢救处理上存在着较大的难度。用宏观手术的方法要达到满意的处理,将是困难或不可能的。我们曾遇一例被机器齿轮绞轧所致腋部广泛撕裂伤并肱动脉缺损,臂丛神经严重捻挫伤,失血性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