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滢  王劼  徐艳 《科技信息》2010,(34):45-45,47
交际语言测试是当前语言测试的主流。在整个测试模式中,从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到评分手段都体现了其独特要求。但是,无论是理论根基还是实际操作都还存在着很大的探索空间,本文提出通过与其他测试模式相结合以及借鉴成熟测试手段来克服交际语言测试操作上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合肥国家同步揭射实验室已建立了初步的X射线磁性圆二色吸收谱(XMCD)技术,可以测量铁磁性3d过渡族元素Fe,Co和Ni的L边的XMCD,并获得它们的轨道和自旋磁矩.XMCD线站的主要技术参数为:能量范围100~1000eV,光子通量≈10^8 ph/s,能量分辨率≈1000;外磁场1500Gs.除了测量XMCD外,还可以测量C,N,O的K边近边吸收谱,以及部分元素的L边近边吸收谱.  相似文献   
3.
以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探讨运用移动学习观念解决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瓶颈问题,阐述运用移动学习方式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X射线磁性圆二色: MgO衬底铁单晶膜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红红  王劼  李锐鹏  郭玉献  王锋  胡志伟 《科学通报》2005,50(12):1172-1175
利用X射线磁性圆二色(XMCD)吸收谱研究了在MgO衬底外延的铁单晶薄膜的原子磁矩. 根据XMCD吸收谱的加和定则, 得到了铁原子的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分别是0.069和2.33 μB. 并与不同铁膜的轨道和自旋磁矩进行了比较, 基本上与已发表的实验和理论数据吻合. 实验结果表明当铁的轨道磁矩随膜厚的增加而下降, 向体样品的轨道磁矩靠近, 而自旋磁矩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潇河发源于晋中市昔阳县沾尚镇陡泉岭,自东向西流经山西中部,于太原市清徐县注入汾河,全长137km,流域面积近4000km^2,是汾河的第二大支流。有不少学者对潇河水利方面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对今后水利事业的开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停留在农田水利工程与技术介绍的层面之上,而且简单重复的现象比较明显,研究理论和方法较为单一。今后潇河流域水利问题的研究应综合多学科。从历史、社会、生态多方面对潇河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6.
潇河发源于晋中市昔阳县沾尚镇陡泉岭,自东向西流经山西中部,于太原市清徐县注入汾河,全长137 km,流域面积近4 000 km2,是汾河的第二大支流。有不少学者对潇河水利方面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对今后水利事业的开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停留在农田水利工程与技术介绍的层面之上,而且简单重复的现象比较明显,研究理论和方法较为单一。今后潇河流域水利问题的研究应综合多学科,从历史、社会、生态多方面对潇河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7.
郭玉献  王劼  李红红  徐彭寿  蔡建旺 《科学通报》2006,51(15):1737-1741
CoFe合金由于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高居里温度和低矫顽力等特性备受人们关注, 研究合金中高饱和磁化强度的来源在实验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X射线磁性圆二色性技术(XMCD)结合常规的磁测试手段对磁控溅射法制备的Co0.9Fe0.1合金薄膜进行研究, 利用加和定则得到Co的自旋(spin)磁矩和轨道(orbit)磁矩分别为1.58和0.31 mB, Fe的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分别为1.63和0.36 μB, , 由此得到合金的平均原子磁矩为1.90 μB, 这一结果与用SQUID磁强计测得的合金平均原子磁矩1.82 μB基本相符; Fe和Co对样品的磁化强度的贡献比例为10.5︰89.5, 总的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对磁化强度的贡献为83.4︰16.6; 把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分开则有mFe-spinmFe-orbitmCo-spinmCo-orbit = 8.6︰1.9︰74.8︰14.7.  相似文献   
8.
胡伟  王劼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3):6560-6562
利用C 进行二次开发,驱动STK Connect链接覆盖模块仿真研究全球星座部署策略问题,最终确定出优先覆盖我国境内的星座部署顺序。整个仿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链接准备和场景建立阶段、部署策略的设计和选取阶段、数据处理和评估阶段。针对不同的部署目标选取适当的评估指标,实现了不同的卫星部署策略择优。  相似文献   
9.
采用撞击法和自然沉降法分别对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主要场所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进行监测,对照相关评价指标,作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并对两种方法的捕获效果进行了比较,撞击法和自然沉降法测得空气细菌总数间存在显著的正的线性相关关系(r=0.719,p<0.05);撞击法比自然沉降法捕获效率更高;校内除男生寝室属于轻微污染外,其他主要功能区空气属于清洁或较清洁,空气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热重红外分析仪对挤塑聚苯乙烯泡沫(XPS)的热解特性和动力学机理进行研究。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选取10、20、40、50℃/mim四种升温速率。改进的Vyazovkin方法用于计算XPS热解的活化能,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用于确定动力学模型和相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转化率的增加,XPS在空气中分解的活化能由128.3 k J/mol增加到159.2 k J/mol;而在氮气中XPS分解的活化能维持在171.1 k J/mol左右。XPS在空气中热解为连续的两步反应,可分别由二级反应模型(F2)和简单的Prout-Tompkins方程(B1)描述。在氮气中分解为单步反应,可由三维相界反应模型(R3)描述。通过对比非等温和等温条件下实验和计算得到的热重曲线,对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