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带宽需求,解决非线性效应限制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WDM-PON)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信道容量,尤其是四波混频(four-wave mixing,FWM)效应的问题。通过实验与仿真研究了25 Gb · s-1 · λ-1非归零码(non-return-to-zero,NRZ)信号经过25 km标准单模光纤(standard single-mode fiber,SSMF)传输时,FWM效应对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间隔为200 GHz的12个波长传输系统中,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信道之外,其他信道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都不能达到前向纠错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的门限1.0 × 10-3。因此,在制定5G前传系统波长分布和信道间隔时,应充分考虑FWM串扰。  相似文献   
2.
5G和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兴起对下一代光接入网的容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最成熟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在满足功率预算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提升物理层性能的关键技术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系统成本对PON的大规模部署有着重大意义.该文梳理并总结了光接入网中物理层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ON标准的演进和现状,分析了下一代PON面临的挑战和成因,重点阐述了数字均衡技术、高阶调制格式、光放大、前向纠错、非线性串扰实验分析以及低成本相干检测等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并综述了当前相关工作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下一代光接入网采用波长堆叠同时提升单波长速率的方式提升网络容量。分析了直接调制技术在下一代无源光网络第二阶段(NG-PON2)和下一代以太无源光网络(NG-EPON)中的应用前景,讨论了啁啾管理技术和功率预算提升方案,并进行了系统演示。探讨了全业务接入网共存的无源光网络中波长间串扰,提出通过编码降低拉曼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