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Linux统一加密设置(LUKS)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标准磁盘加密认证规范并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算法构成复杂且所需资源较多,如何利用单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有限资源来实现整个算法并获得高吞吐率是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研究了一种高能效的LUKS认证算法流水线架构,包括采用4级流水线的安全散列算法(SHA-1)和8级流水线的基于密码的密钥派生函数(PBKDF2)-基于哈希消息验证代码(HMAC)-SHA-1),并使用块随机存取存储器(BRAM)实现了基于S盒和T盒(ST-box)映射表的高级加密标准(AES)-128-电子密码本模式(ECB)算法,以节省FPGA的查找表资源用于上述的流水线架构实现.运行结果显示本设计的密码遍历速度达到了342s-1,功耗仅为5.27W,每个密钥的平均计算能量为0.015J.口令恢复速度超过了工作频率为700 MHz、480核的GTX 480图像处理器(GPU),同时其能耗仅为GPU的1/13.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2003年9月对渤海天津海域赤潮监控区进行了网采浮游植物的生态学调查,天津海域共发现浮游植物37属68种,其中硅藻为优势类群,共24属51种,占总种数的75.00%;甲藻7属11种;其他6属6种为少量的蓝藻、黄藻和金藻,其生态类型主要为温带近岸型。圆筛藻属的种类是该海域的全年优势类群,在群落总细胞数中的比例平均高达63.41%。浮游植物群落以大型细胞硅藻.甲藻占优群落为主,其平面分布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氮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小新月菱形藻生长和总脂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aNO3为氮源,研究了氮浓度的五个水平及光照强度对小新月菱形藻的生长率及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 minutissima)(MACC/B222)在氮浓度为32 mmol/L时平均生长率μ达到最大值0.710 0 d-1,脂肪含量在16 mmol/L时达到最大值34.8%;在光强260 μmol/(s·m2)处获得最大生长率0.650 5 d-1,140 μmol/(s·m2)处获得最大总脂含量33.9%.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城市坐标系统GPS点位遭到破坏后的恢复方法.首先将不同时期、不同品牌GPS接收机采集的数据纳入网中,然后进行数据检核、基线处理、平差解算,可获得被破坏GPS点的数据.通过对比1980西安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城市坐标系统的成果,可以看出补测后的坐标与原坐标非常接近,有相同的精度,说明GPS点恢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f/2培养基,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指数期、稳定前期和稳定后期)对杆状裂丝藻(Stichococcus bacillarisMACC/C19)和3株小球藻(Chlorella sp.MACC/C95、MACC/C97和MACC/C102)共4株绿藻的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时期对4株绿藻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影响显著.C19在稳定后期脂肪含量最高(33.7%),C95和C97均在指数期脂肪含量最低,之后在稳定前期和稳定后期缓慢增长(分别为16.6%~19.2%和27.7%~32.1%),C102在稳定前期获得脂肪含量的最大值(28.1%).4株绿藻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均在指数期含量最高,C19为17.3%,C95为28.1%,C97为28.4%,C102为14.8%,之后则随生长时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C19、C95、C97和C102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s)含量均在指数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5.4%、37.9%、36.8%和24.8%.4株绿藻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为14∶0、16∶0、16∶1(n-7)、16∶4(n-3)、18∶1(n-9)、18∶3(n-3)、20∶4(n-6)和20∶5(n-3).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取消农村学杂费后农村民办中小学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提出农村民办中小学摆脱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30株海洋绿藻的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11属(小球藻属、绿囊藻属、策绿球藻属、卵胞藻属、原球藻属、咸胞灌属、杜氏藻属、裂丝藻属、塔胞藻属和衣藻属)的30株海洋藻进行特定条件下的一次性培养,在指数生长收获,进行了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分析。21株海洋绿藻的总脂含量超过干重的10%,达11.61%~34.49%,其它9株在4.25%~9.48%之间,绿藻的16碳和18碳脂肪酸最为丰富,有着含量较高的16:0、16:(n-3)、18:2(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磷浓度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2培养基,NaNO3和NaH2PO4分别为氮源和磷源,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磷源(NaNO3:30、60、150、750、1 275、3 000 mg/L,NaH2PO4:4.4、8.8、22、44、88、176 mg/L)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MACC/,D23)生长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浓度对其相对生长率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750 mg/L NaNO3浓度组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22,mg/L NaH2PO4浓度组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88,mg/L和176 mg/L NaH2PO4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最高细胞密度和相对生长率在NaNO3质量浓度为30~750,mg/L时,随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均在NaNO3质量浓度为750,m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60×106,mL–1和0.608,d–1,而当NaNO3质量浓度大于750,mg/L时,最高细胞密度和相对生长率随氮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当NaH2PO4质量浓度在4.4~8.8,mg/L之间,最高细胞密度随磷浓度升高而升高,在8.8,mg/L时达到最大值,为2.69×106,mL–1;当NaH2PO4质量浓度在4.4~22,mg/L之间,相对生长率随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2,mg/L时达到最大值,为0.568,d,–1,之后随磷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