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汉代赋学论     
汉代的赋学与汉赋创作呈现了几乎同步的现象,赋的兴盛期,也即赋学史的发轫期。汉代涉及赋学的文字大多散见于史书或非专论赋的单篇文章中,它们为汉以后历代的赋学研究,树立了框架,奠定了基本的范畴。汉代赋学以儒家诗论作为时代的主要文学观念,以之衡量和评判赋的整体创作或赋家及其作品的优劣状况,从而使赋含有了实质性的功利价值,而不仅仅具有文学本身的唯美效果。  相似文献   
2.
胡应麟品评历代诗歌的著作《诗薮》中涉及对楚骚的认识与评价,胡置楚辞于历代诗歌发展变化的大格局中予以审视,认为“体的代变”、“格的代降”、“以古为尚”。并从体、用、格、词四个方面对楚辞风格特色作了高度概括。《诗薮》还论及宋玉作品的真伪,其独到的眼光和系统的诗歌发展观反映了明代诗学的理论成就。  相似文献   
3.
对美籍华裔学者孙康宜的中国古代诗词研究作专题性探讨,着重其对六朝诗人及其诗歌创作和唐宋词人与词学所作的论析,指出,孙康宜的研究有其独到的眼光,她提出了一系列属于个人独立研究的看法,可资中国学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没有影响到赋学.故从近代到20世纪中期一百多年的赋学研究,整体上依然沿袭了传统治学的路径.相对来说,刘师培的论赋见解堪称独到,30年代问世的几部赋学著作及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关于赋的论述,则有了些现代的色彩,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赵朴初先生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其旧体诗词曲创作,具有很高的思想艺术成就.在思想内容上,大都反映了新时代的新事物和新思想;在艺术形式上更有显著的继承和创新.其创作理论和实践为中国诗歌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