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涂层对钛合金激光冲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激光冲击波可以用来对比较难成形的材料进行精密成形,而材料表面的涂层在激光冲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了涂层对零件,中击效果的影响.试验中,当激光功率密度达到10^9W/cm^2以上,脉宽为22.1ns,波长为1.06μm时,分别对黑漆涂层以及不加涂层的钛合金TA2进行激光冲击,发现涂层不仅能提高激光能量的吸收,而且能显著地提高冲击压力.通过激光冲击后的形变测量。发现使用黑添涂层,相对于不加涂层,其变形量提高了471%,表面残余压应力达到-212.2MPa,有效改善了钛合金的疲劳寿命.采用涂层可以延长航空工业上许多关键零部件的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2.
根据工位约束条件的不同,将斗链装配线分为BBAL-1、BBAL-2和BBAL-3共3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规则,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并对其自平衡性和自组织性进行对比.证明了BBAL-1和BBAL-2存在唯一的平衡点,且具有从任意状态收敛至平衡状态的良好的自组织性;而BBAL-3因工位条件的改变,平衡点的存在具有不确定性,若存在平衡点,其可以在平衡点处实现自平衡,但缺乏从任意状态收敛至平衡状态的自组织性.文中最后通过对3类斗链装配线的数值仿真,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表征刀具刃口结构,提出了一种刃口精密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对刀具刃口进行精密测量,通过数据后处理拟合刃口圆弧半径.研究结果表明:测量采用的角度块倾角会对刃口测量范围及刃口不对称度判定产生影响,应根据刀具结构参数合理选择,对于TPMT16T304刀具选择倾角为50.5°的角度块时测量效果较好;数据平滑可以有效去除测量噪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测量精度;刀具刃口最小二乘拟合结果与扫描电镜法测量值及标称值较吻合,标准不确定度优于0.084μm.以上结果说明,基于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技术的刀具刃口测量方法简便、测量精度高且不破坏刀具.  相似文献   
4.
路由器级拓扑发现对于获取Internet网络拓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获得拓扑发现的目标地址是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现有的方法主要使用Internet上公布的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前缀,若对其不加处理,对所有的网络前缀都进行探测,所产生的网络负荷和算法收敛时间将难以接受.同时,在选择目标地址时也需要考虑完备性,以保证对目标网络的覆盖程度.文中对已有的"桩网络法"进行改进,实验证明提高了目标地址的真实性以及对目标网络覆盖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装配操作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约束元素包围盒的装配意图捕捉方法,根据约束元素的特征参数和配合类型,将位姿变换分解为点到线上、点到面上和直线平行三种位姿变换情况,提出基于位姿变换元素分解的约束精确定位求解算法,并通过对零件自由度的求解和目标约束方向上的运动分量映射,实现了零件的装配运动引导。最后通过一个典型装配结构的实例给出了装配操作的交互辅助流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已应用到面向航天产品的桌面虚拟装配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面向虚拟装配操作的交互辅助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装配操作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约束元素包围盒的装配意图捕捉方法,根据约束元素的特征参数和配合类型,将位姿变换分解为点到线上、点到面上和直线平行三种位姿变换情况,提出基于位姿变换元素分解的约束精确定位求解算法,并通过对零件自由度的求解和目标约束方向上的运动分量映射,实现了零件的装配运动引导。最后通过一个典型装配结构的实例给出了装配操作的交互辅助流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已应用到面向航天产品的桌面虚拟装配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以厚度为10mm的7022铝合金为对象进行搅拌摩擦焊接试验,研究了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搅拌头转速为400r/min、焊接速度为100mm/min时,7022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接头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615MPa和533 MPa,均超过了母材;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略低于母材;断口形貌分析表明,702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件拉伸断裂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8.
线缆装配是虚拟装配的重要部分.以悬挂约束状态下待装配的线缆为研究对象,利用悬链线理论推导、建立了二维线缆静态模型.在已知线缆长度和线缆两端点位置的前提下,分析了反求线缆该模型关键参数的快速算法,利用该算法,可以快速确定二维线缆模型,满足线缆装配仿真的实时要求;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应的坐标变换算法将二维线缆模型转换为适用于三维虚拟现实平台坐标系的悬挂约束下的3D线缆装配仿真模型.利用建立的线缆装配仿真模型,当线缆端点位置发生移动时,可实时获取各点坐标值,计算、刷新3D线缆装配仿真模型,实现线缆的3D线缆动态建模仿真,同时可以计算出线缆关键点的张力大小,用来指导现实中线缆的装配.  相似文献   
9.
基于平面应变的热弹塑性理论分析了拉伸装夹加工残余应力的形成原理,建立了拉伸装夹加工的应变叠加模型,认为残余应力由加工表面的塑性应变决定,而加工表面的塑性应变是加工过程引入的塑性应变和拉伸装夹产生的初始弹性应变之和. 开展了TC4钛合金的拉伸装夹铣削试验,铣削速度从38m/min到566m/min,拉伸装夹产生的初始应变从0和3.0‰, 铣削完成后,在铣削面内与拉伸方向呈0、30、90、120度的四个方向上分别测量了残余应力.试验结果表明在四个测量方向上拉伸装夹引起的残余应力变化量和产生的初始弹性应变一是致的,验证了应变叠加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平面应变的热弹塑性理论,分析了拉伸装夹铣削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变化过程,推导了装夹初始应变和最终铣削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应变叠加模型,认为如果拉伸装夹产生正的初始弹性应变,就会使残余压应力增大,否则会使残余压应力减小.开展了TC4钛合金的拉伸装夹铣削试验,铣削速度为38~566m/min,拉伸装夹产生的初始应变为0~0.003.铣削完成后,分别测量了在铣削面内与拉伸装夹方向呈0°,30°,90°和120°角的4个方向上的残余应力.试验结果表明,4个测量方向上拉伸装夹引起的残余应力变化量和产生的初始弹性应变是一致的.说明所提出的应变叠加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