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高温固溶加热法,在φ300轧机上模拟现场连铸坯热装炉轧制工艺,分别考察了K16Mn钢不同热装温度和开轧温度对轧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装轧制和常规冷装轧制屈服、抗拉强度相当,热装轧制成品塑性、韧性均较好.热装轧制工艺对K16Mn钢组织的影响,随着热装温度的提高,轧前奥氏体晶粒变得粗大,并且轧后组织混晶程度提高.这可通过提高开轧温度,首道次采用大压下量促使铸坯发生完全再结晶来消除.从而细化晶粒.改善成品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2.
系统研究了含锂2.5%的Al-Li-Cu合金中,Cu含量从0到6%时,合金组织、密度、强度及塑性的变化。随Cu含量的增加,合金强度增高、塑性下降、密度增加。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Cu含量对该合金析出和破断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压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7475高强铝合金超塑变形中的空洞形核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洞主要形成在超塑变形过程中,而不是形核于形变热处理中。空洞形核的主要原因是晶界滑移在晶界不平整处受阻,产生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第一次将空洞作为组织变化的一种形式,讨论了空洞对材料超塑性的影响。根据热力学原理分析了空洞对超塑性影响的本质,并对空洞形核长大对 m值的影响予以定量表达。  相似文献   
5.
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在超塑变形中由于微观组织的差异,不同晶粒的变形行为不同,因此产生了多机制效应。总应变速度为三种主要变形机制(扩散蠕变,晶界滑移和位错蠕变)产生的应变速率之和.在铝锌镁合金中测量了各机制对总变形的贡献,验证了多机制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ZL201合金半固态二次加热时的组织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等手段,研究了采用近液相线方法铸造的ZL201合金坯料在进行二次加热时,α晶粒形貌演变和长大的规律.结果表明,半固态二次加热时,α晶粒形态的整个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共晶组织的熔化阶段;第二阶段为α晶粒的球化阶段;第三阶段为理论液固成分的平衡阶段.在第一、二阶段α晶粒以合并方式长大;第三阶段α晶粒按Ostwald模型长大.二次加热温度影响组织演化进程,而保温时间决定α晶粒球化效果.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二次加热,能够在较短的保温时间内得到适合于触变成形的均匀细小的近球形组织.  相似文献   
7.
外加电磁场对半连续铸造7075铝合金宏观偏析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外加电磁场在直径200mm7075铝合金圆锭半连续铸造过程中对合金元素宏观偏析规律的影响·分别在100~600A和10~100Hz范围内调节感应线圈中交变电流的强度和频率,通过电磁铸造工艺制得7075铝合金圆锭·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合金元素沿铸锭半径方向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电磁铸造工艺能够有效抑制宏观偏析;在保持线圈电流强度不变的情况下,电磁场频率的改变显著地影响了合金元素的分布情况,其中频率为30Hz时消除宏观偏析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钢-铝固液相复合中助焊剂质量分数,铝液温度,模具温度,压力与界面层厚度间的关系型,并结合最大剪切强度的复合工艺参数得出了钢-铝固液相压力复合的最佳界面界厚度的10.0μm。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半连续铸造过程中不同铸造速度及铈镧混合稀土对Al-23%Si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铸造速度从100 mm/min提高到250 mm/min时,Al-23%Si合金初晶硅的偏析现象得到有效改善,铸锭从内部到外部初晶硅的分布都较为均匀,初晶硅的平均尺寸从71.4μm下降到40.9μm,同时减轻了共晶硅的偏析.加入0.5%的铈镧混合稀土后,Al-23%Si合金的共晶组织产生了明显变化,稀土元素细化了合金的共晶组织,并使共晶硅相由层片状转变为短杆状.提高铸造速度和添加混合稀土可提高合金硬度和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0.
超塑变形中的晶粒尺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晶粒尺寸在各种机制中对总变形的影响;晶粒尺寸不同时材料变形的微观特征;晶粒尺寸对晶界滑移速率的影响。讨论了超塑变形中的区间转变;定量表达了晶粒尺寸和变形温度对区间转变应变速率的影响;进而提出临界晶粒尺寸及临界变形温度的新概念及表达式。并以Al-Zn-Mg合金对以上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