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_2萃取玉米须化学成分的萃取操作条件,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超临界CO_2萃取玉米须的较佳萃取操作条件是萃取压力为30MPa左右,萃取温度为30℃左右,萃取时间为2h左右;影响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  相似文献   
2.
由于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地区配电网后,其随机性和相关性使得潮流变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针对光伏电源及波动负荷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普拉斯变换技术的半不变量法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通过拉普拉斯变换特性利用半不变量有效估计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或累积分布函数,进而描述含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随机变化情况.为了验证组合半不变量和拉普拉斯变换技术,将仿真结果与蒙特卡洛模拟和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半不变量方法进行比较.IEEE-33节点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较快的计算速度,与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半不变量法相比计算负担更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α-四(对羧基苯氧基)酞菁锌(α-TCPcZn)的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探讨了取代基和溶剂对α-TCPcZn的Q带λ_(max)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吸电子基团后金属酞菁配合物UV-Vis光谱的Q带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荧光发射强度较强,在不同溶剂中的stokes位移介于14~21 nm之间.并采用UV-Vis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其在丙酮中的光稳定性,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α-TCPcZn分子的光氧化分解反应过程为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3-(2,2,4-三甲基-3-戊氧基)邻苯二甲腈(即分子碎片)与三溴化硼反应,合成了一种未见文献报导的三-α-(2,2,4-三甲基-3-戊氧基)溴硼亚酞菁,采用元素分析、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IR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和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β-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步合成了两亲性的β-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Ⅱ),采用UV-Vis、IR、元素分析、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TOF-M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光诱导条件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研究了此酞菁锌配合物对Bel-7402细胞抑制作用,考察了浓度对配合物的抑瘤效果的影响,确定其IC50 值,结果发现:在光诱导条件下,酞菁锌配合物的适宜浓度具有较高的抑制率,并探讨了其抑瘤机理.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型两亲性α -四(对羟甲基苯氧基)酞菁锌(Ⅱ)光敏剂,采用UV - Vis、元素分析、IR、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TOF - M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光诱导条件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研究了此酞菁锌配合物对Bel - 7402细胞抑制作用,考察了质量浓度对配合物的抑瘤效果的影响,确定其IC50值.结果发现:酞菁锌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抗癌光敏剂,并探讨了其抑瘤机制.  相似文献   
7.
α-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步合成了水溶性的α-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Ⅱ),采用UV-Vis、IR、元素分析、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TOF-M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光诱导条件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研究了此酞菁锌配合物对Bel-7402细胞抑制作用,考察了不同浓度的配合物对抑瘤效果的影响,当浓度为100 mg.L-1时对肿瘤的抑制率可达71%左右,并确定其细胞生长抑制50%时的药物浓度(即IC50值)为21 mg.L-1.结果发现:此酞菁锌是1种很有潜力的抗癌光敏剂,在光诱导条件下,适宜的浓度具有较高的抑制率,并探讨了其抑瘤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