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翻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译不仅要忠实地把原语作的意思表达清楚。还要把原语的各种积极修辞效果传达到译中。由于英汉“血缘”关系太少,许多修辞手段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特别体现在音韵以及典故习语表达方面。修辞效果在翻译过程中易于遗失。所以。要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保持原语的修辞效果。修辞效果的遗失与保特是一对矛盾,需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2.
含有人名、国名、颜色词的短语及习语广泛应用在英语中,因为他们的含义无法从词汇本身获得,因而需要特别加以注意。对这种似是而非的结构不可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3.
习语在语言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形成过程是认知隐喻思维的结果。英汉语采用的喻体总体来说异大于同,主要是因为受到不同自然因素和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结合实例分析了英汉习语喻体选择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文时,会有意无意地用汉语指导整个写作过程.由于英汉分属不同语系,在语义、语法、语用以及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学生作文中出现许多错误.写作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因此有必要研究受汉语影响而造成的语病,并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进行病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疗方案,从而减少汉语对英语作文的干扰,提高作文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受语义透明度概念的启发,仿用语用透明度这个概念来分析英汉话语的语用含义,提出把握好话语的语用透明度是话语修辞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日常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够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它还是评定语用翻译译文质量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6.
矛盾是对立的统一,通过分析外在的矛盾现象,可以看到事物内在的本质。分析英语的矛盾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其内含的深刻文化底蕴,例如词汇中透视出的民族偏见,习语的深刻内涵,以及借矛盾现象强化的修辞手段。探讨对待矛盾现象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比较科学地处理各类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7.
More与Less是英语中非常常用的词。使用它们不仅是构成比较语义结构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委婉、强调、对照、比心、夸张等修辞效果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旧瓶装新酒”在汉语中是中性的,泛指旧形式表现新内容,也可以用作褒义,表示创造性。英语中“to put new wine in old bottles”却表示强求思想僵化的人接受新观念的“不明智”之举。两者皆源自于《圣经》,而且设喻形象相同,但语义已经不等值,然而大多数英语词典依然将它们等同起来,造成群体的文化误读。词典编纂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勘误,以避免群体的文化误读。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进程中,一般总是根据自己熟悉的、具体的和有形的事物概念去认识和对待陌生的、抽象的和无形的事物概念.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就形成了"联想链",因而可以说"联想链"是隐喻认知的产物.拥有不同文化的人们在选择联想喻体时存在差别,因而不同文化中的"联想链"也会有所不同.在翻译领域使用"联想链"这一术语,有益于将繁杂的文化现象系统化.探讨、分析、合理应用英汉"联想链",有助于做好英汉相关文化词的互译.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常常采用囫囵吞枣的翻译对等法学习英语术语造成英语习得效果极其不佳的现状,提出应该利用隐喻认知分析英语术语,让学习者深入到问题的本源与实质,充分理解术语,充分利用术语,充分提高英语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