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有无壤中流情况下红壤坡面侵蚀、入渗过程及含水量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初始产流时间无壤中流比有壤中流约快13 min,壤中流滞后于地表径流.产流强度无壤中流整体小于有壤中流,壤中流小于地表径流;有壤中流产沙量除峰值外其余都小于无壤中流.地表初渗速率无壤中流大于有壤中流,且入渗时间长;含水量无壤中流0~5 cm随坡深逐渐减小,5~25 cm随坡深逐渐增加,有壤中流0~10 cm随坡深逐渐减小,10~25 cm随坡深逐渐增加.无壤中流5 cm以下各个坡深处的含水量大于有壤中流;两种情况含水量都属弱变异,有壤中流的变异幅度大于无壤中流,较大变异集中在15~30 cm.  相似文献   
2.
变容重土壤水分运动参数与方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变容重土壤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容重变量,以水势、含水量及容重三者之间的动力学关系为基础,建立了变容重土壤的比水容量、非饱和土壤导水率以及土壤水分扩散系数曲面模式;根据描述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Darcy定理和质量守恒原理,推求了变容重土壤水分水平运动方程,从而构建了变容重土壤水分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结果丰富和完善了土壤物理学、土力学的研究内容,为修正传统的水分运动过程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对降雨入渗过程中边坡稳定性预测和预控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岳麓山风景区坡面林地土壤理化特征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岳麓山林地坡面为研究区域,室内试验确定不同坡位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量分数与pH值,运用统计等方法分析5个理化性质的坡面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在1.320~1.524 g·cm-3之间,坡下容重大于坡上坡中,孔隙度在44%~51%之间,小孔隙比例大,坡上坡中孔隙度大于坡下.岳麓山坡面土壤由于在持...  相似文献   
4.
容重变化对土壤溶质运移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红壤和陕西填土为试验土样,测定了不同容重条件下的Cl-的穿透曲线,并应用对流弥散溶质迁移模型和CXTFIT软件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平均孔隙流速和水动力弥散系数.结果表明:随着容重的增大,Cl-的运移穿透转折点和平均穿透点的时间越长,平均孔隙流速呈幂函数递减,而水动力弥散系数以幂函数递增.容重变化对红壤中溶质运移的影响明显大于填土.  相似文献   
5.
土壤容重对红壤坡地降雨侵蚀和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坡面模拟降雨试验,在长200cm、宽30cm、坡度15°的径流小区上,雨强控制在80~85mm/h范围内,研究亚热带红壤土坡面5种不同容重(1.05、1.1、1.15、1.2、1.25g/cm3)产流形式和侵蚀产沙、产流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是亚热带红壤的主要产流形式,在总降雨量中的比例随容重的不同而不同.5种容重的地表径流比例都达97%以上,壤中流仅占产流的一小部分.但是壤中流在一定程度上对降低土壤侵蚀增加降雨入渗起到一定作用;壤中流初始产流时间、产流强度先随容重变大而减慢、减小,后随容重增大而加快、增大;容重1.15g/cm3时,总产沙量与总溅蚀量是最小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