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Cu-Zn-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问题。实验表明,不论直接淬火或分级淬火的合金,当其在马氏体状态时效时,都会发生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现象,但后者稳定化速率大为减小,其激活能远大于前者。这一结果可用来估计单向记忆寿命。此外,本文还从结构上研究了马氏体稳定化机理,认为再有序化和空位钉扎是影响马氏体稳定化的诸多因素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应用低频大应力扭摆内耗仪测量了Cu-14.43Al-3.4Ni(wt%)合金(铸态)的阻尼本领。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其阻尼影响显著,空冷处理后合金的阻尼值低,有少量γ_2相析出,中间停留温度(t_b)位于M_2点以上的分级淬火则可增大相变热滞,其阻尼值也成倍提高,但中间停留温度过高导致合金阻尼特性恶化。此外,还研究了分级淬火停留时间的影响。对该合金,本文提出的较佳热处理制度为:850℃ 10min—200℃ 60min—空冷,相应的阻尼值在40×10~(-3)左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利用工业纯金属来制备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研究了该合金的热弹性马氏体以及可逆形状记忆效应。薄片试样在25℃和70℃之间热循环时,能反复地自动变弯和伸直,经1000次热循环,其偏转角几乎不变,而且,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对温度很敏感。表明该合金适于作热敏元件。  相似文献   
4.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开发异常活跃。然而,对于环境温度超过100℃的所谓高温应用,却涉及较少。本实验研制了成分为Cu-13Al-2.81Ni(wt%)的铸造合金,其转变温度均大于100℃。淬火后的试样在180℃停放30天,相应进行电阻温度回线测室、X衍射实验及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合金于180℃时效,起初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马氏体转变温度提高,而转变量基本不变;25天后,转变量急剧减少,转变温度下降。时效前后,X衍射图谱无明显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到时效30天的样品内部出现大量的块状共格过渡相,该共格过渡相与马氏体结构一致、成分不同,阻碍马氏体的可逆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扼要介绍了《普通高校通用帐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系统功能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会计电算法中多栏式帐页打印的方法,并以FoxPro语言实现,同时详细描述了如何构造通用表头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了文本模式和图形模式的显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西文FoxPro下显示图形方法,并以直接写屏方式和在BIOS级上以汇编语言实现,使西文字符操作方式的FoxPro能够处理图形。  相似文献   
8.
较系统地研究了微合金化元素与形变热处理工艺对铜基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基弹性合金通过多元少量微合金化与形变热处理工艺相配合,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获得的微双相组织细小均匀,该组织具有明显的抗裂纹扩展能力,使材料疲劳寿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微量元素及形变热处理工艺对铜基合金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致密度参数J(J=1/(VD))大的元素(如B和Fe)能使铜基合金固溶体晶格收缩;通过大的冷变形和时效处理等工艺措施使β相析出,起到强化基体的作用,并能使合金的弹性模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较系统地研究了微合金化元素与形变热处理工艺对铜基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基弹性合金通过多元少量微合金化与形变热处理工艺相配合,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获得的微双相组织细小均匀,该组织具有明显的抗裂纹扩展能力,使材料疲劳寿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