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性,基于三种不同核心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对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全过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从极限承载力、轴压刚度、耗能因子等方面对数值模拟结果与93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极限承载力方面,未考虑约束作用对峰值应力影响的本构模型计算结果偏安全;基于统一理论的本构模型计算结果对套箍系数较大的试件符合较好,而套箍系数较小时结果偏保守;考虑取代率、含钢率、钢材屈服强度对核心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影响的约束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程度较高.轴压刚度方面的分析表明,按照弹性叠加原理计算的构件轴压刚度相对于试验值偏低,而考虑再生混凝土取代率的组合轴压刚度计算方法及本构得到的计算刚度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另外两种本构的计算值偏于不安全.此外,三种本构模型计算的耗能因子均高于试验值,表现为模拟的荷载 位移下降段比试验曲线平缓.  相似文献   
2.
不同岩性土体上马尾松土壤微生物与岩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马尾松土壤微生物与岩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类土体上马尾松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之间有明显差异;而在微生物总量中,则均以细菌的数量占优势;微生物的数量随季节发生变化,根外土壤与根际土壤之间以及微生物各类群之间的变化呈不同的趋势;(2)6类不同岩性土体的化学性质存在着差异;(3)在不同季节,6类不同岩性土体上的马尾松根外、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学因子显著相关,且随着季节的变动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贵州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数量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25个退化喀斯特森林样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分量分析方法,把25个样地划分成11个森林类型,并对各类型的分布及特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不同岩性上马尾松、杉木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并通过方差分析,对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11年生马尾松、杉木生长和生物量研究,以揭示岩性-土壤与马尾松、杉木生产力的关系,为系统培育马尾松、杉木速生丰产林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对马尾松、杉木的高、胸径生长及单株生物量效应影响不同,但有类似的变化规律,即高生长和单株生物量均为长石石英砂岩>玄武岩>石英砂岩>变余砂岩>第四纪红色黏土>煤系硅质砂页岩,胸径生长为长石石英砂岩>玄武岩>石英砂岩>变余砂岩>煤系硅质砂页岩>第四纪红色黏土,马尾松的生长略好于杉木;马尾松、杉木各自的高生长、胸径生长以及去皮干、干皮、叶、根、和全株的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1),带皮枝的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两树种之间则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茂兰喀斯特森林优势树种叶片钙浓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光谱火焰法测定茂兰喀斯特森林的9种植物叶片Ca浓度,并对不同树种的叶片Ca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9种植物叶片Ca浓度分布在0.85%~3.83%之间,变幅较大;不同树种的叶片Ca浓度大小为: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针叶树;同一树种不同个体间叶片钙浓度差异不大;不同部位的叶片钙浓度主要为:下部>中部。  相似文献   
6.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城市的产生及其本质 ,特别是从生态学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思考。指出了可持续发展内涵 ;生态学中的许多基本理论 ,如生态系统、生态位、食物链 (网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多样性、环境承载力、协调、有序、平衡与适应及最小因子理论等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水青冈是我国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树种之一,其成熟林内尽管每年有大量种子散落,但实生苗极少,种群天然更新主要依赖于萌蘖。为了揭示不同微生境下不同特征水青冈种子的命运格局,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鼠类捕食及不同种子特征对水青冈种子命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鼠类主要有针毛鼠、社鼠和黄胸鼠;鼠类转运和就地消耗是影响水青冈种子命运的主要因素;鼠类在微生境中的捕食对不同特征种子均有极显著差异影响(p<0.01),而就地消耗的影响不明显。不同特征水青冈种子被鼠类全部捕食所需的平均天数,虫蛀种子为3.05 d、带壳斗种子2.70 d、小粒种子2.62 d、大粒种子2.15 d。微生境与种子特征交互作用对水青冈种子的被食和就地消耗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荔波退化喀斯特植被自然恢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6个典型样地调查资料为依据,选择与喀斯特植被恢复紧密相关的7个因子构成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对植被自然恢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7个因子中群落高度和生物量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最大;(2)随着植被恢复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恢复程度逐渐增大,至顶极乔林阶段恢复到模式群落的94.12%,这说明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9.
贵州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的数量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不同演替阶段30个群落样地的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灌木林阶段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均高于乔木林阶段,前者均匀度也稍高于后者,而乔木林阶段生态优势度有所增加;(2)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种,通常为1~2种;(3)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的生物量随自然恢复演替的进程不断增大,群落生物量构成也随自然恢复演替的进程而发生变化,灌木林的草本层和灌木层平均生物量都远高于乔木林的相应值,分别是乔木林的5.4倍和3.5倍;(4)群落的连续带指数分析反映了不同群落类型在群落演替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