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2.
考虑流水印在多种复杂网络数据流类型下的差异,设计基于总包数、平均包间隔和字节对称度的网络数据流预分组机制.在数据流预分组的基础上,依据时隙质心类网络流水印对数据流统计特性的影响,提出基于联合质心熵的网络流水印自适应检测方案.在部署的不同业务类型的匿名通信系统Tor数据流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针对随机多密钥时隙质心类流水印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3.
隐写对抗的博弈论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了以期望安全数据传输率作为支付函数的隐写博弈模型,建模了隐写方和攻击方之间的博弈对抗关系.根据相对嵌入率固定、以概率选择和自由选择三种不同情况,隐写对抗分别建模成矩阵博弈、贝叶斯博弈和二人零和无限博弈,得到博弈均衡条件和均衡局势下的期望安全数据传输率.隐写对抗模型的建立为隐写方和攻击方的最优策略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设计更安全的隐写算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图像的鲁棒认证,提出了一种分级视觉哈希认证方案.该方案利用抖动量化的方法提取图像的小波频域特征矩阵,将不同频域特征进行区分作为具有分级性能的认证哈希特征.对特征矩阵进行二值化运算,并采用分块计算数据统计量的方法压缩数据,生成分级认证哈希码.哈希由图像的鲁棒和脆弱特征共同生成,可同时实现对恶意攻击敏感和常规处理鲁棒.通过实验证明了分级视觉哈希方案在鲁棒认证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图像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鉴别,提出了一种针对人工锐化的取证方法.利用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分析图像边缘点,进行边缘点分类;通过研究锐化前后预测误差图像和相位一致性来统计正常边缘点与锐化边缘点之间的差异,提取特征,训练分类器;利用SVM标定人工锐化痕迹.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图像人工锐化篡改操作,较为准确地定位图像篡改边界.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直方图差分统计量的观察,提出一种新的可靠的检测LSB嵌入的方法。该方法依靠直方图的差分统计量与嵌入比例存在的线性关系而实现隐秘分析,不仅可以可靠确定图像中通过空域LSB方法嵌入的秘密信息的存在性,还可以准确估计图像中嵌入的数据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循环码的自适应图像隐写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自然图像各部分嵌入相同量的隐秘信息,对载体失真度和安全性的影响各不相同,为使嵌入信息量在载体各部分合理分布,文章将载体分块像素复杂度与隐写编码相结合,利用一簇循环隐写编码在载体各部分的合理运用,提出一种基于循环隐写码的自适应图像隐写算法.算法以载体分块像素复杂度为指导,自适应地选择适合不同分块的循环隐写编码方式嵌入隐秘信息.实验表明,算法在相同嵌入量下相较LSB匹配算法和使用单一隐写编码的算法,失真度更低且载体统计分布的改变更小,在失真度和统计分布改变相近时相较使用单一隐写编码,嵌入容量更大.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EZW编码图像中的安全隐写算法,该算法以嵌入前后EZW重构小波系数分布的相对熵作为安全指标,采用熵解码变换的方法,将数据比特映射为具有指定分布的0/1比特,并利用量化嵌入机制实现数据的嵌入.所提算法可实现载体和隐写信号一阶统计特性的保持,因此具有一阶的统计安全性.实现结果同时表明,该算法在容量、感知质量和安全性上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和抗检测性,提出了一种新型时间式隐蔽信道和一种新型的包间间隔描述方法,该描述方法称为记录式包间间隔。通过采用传输控制协议(TCP)时间戳选项构造记录式包间间隔,进而构造隐蔽信道,采用TCP的可靠交付服务和重传机制,提高信道在恶劣网络环境下的传输正确率,小幅改变时间戳并采用熵抚平方法,提高信道的抗检测性。在TCP/IP网络下实现了新型时间式隐蔽信道,并通过实验对比其与传统时间式隐蔽信道的可靠性和抗检测性。实验证明,提出的信道在恶劣网络环境下的传输正确率优于传统信道,且足以抵抗熵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隐秘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具有不可恢复性的网络时间隐蔽信道。将实时获取的网络特征往返时延(RTT)的值嵌入包间间隔中,使隐蔽信道的时间特征随着网络状况实时变化,并在发送方和接收方采用前向纠错编码(Tornado)对隐蔽信道进行前向纠错。实验分别搭建了现有隐蔽信道与新型隐蔽信道的发生器,根据不同网络状况,对传输速率和传输正确率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保证较高的解码正确率的同时,新型隐蔽信道的传输速率随着网络状况的不同而变化,对网络情况有一定的适应性,并且通过将实时网络特征编码到新型隐蔽信道中,提升了隐蔽信道整体的数据安全性和不可恢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