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28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射引起的偏振效应会对卫星遥感二氧化碳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利用逐线积分方法和累加法精确模拟了星载仪器近红外1.6μm波段的大气层顶偏振辐射特征,计算了分子散射和气溶胶散射引入的偏振效应,分析了偏振效应对大气二氧化碳反演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6μm波段散射引入的偏振效应明显,并随太阳高度角、观测天顶角、气溶胶光学厚度、地表反射率而变化.除个别大角度观测天顶角外,偏振效应随太阳天顶角升高、气溶胶光学厚度增加、地表反射率的减小而变大,并且在吸收线位置的影响要高于窗区.忽略偏振效应导致的大气二氧化碳反演误差随太阳天顶角的升高、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增加以及地表反照率减小而增大,并且该误差与仪器观测角度有关.模拟结果显示在高太阳天顶角、高气溶胶光学厚度以及低反照率场景下,忽略偏振计算可能引入高于10 ppmv(1 ppmv=10~(-6) L/L)反演误差,远高于1~2 ppmv观测需求.为减小误差,基于该波段的二氧化碳反演需要考虑大气辐射偏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一旦按游牧民族的兴趣与要求去发展,一种新的、有生命力的文学形式便产生了。这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词的产生,就是体现这一规律的典范表现。  相似文献   
3.
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在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才模式,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的对策有: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完善对学生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思想品德、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实践,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几个世纪以来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光的波粒二象性是两种学说相互妥协的结果。在解释一些现象如干涉和衍射时,人们就用波动说去解释,而对另一些现象如光电效应就用微粒学说去说明。这种既是微粒又是波的存在,从观念上确实叫人们不容易接受,其原因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很好地把波动和微粒统一在一个模式下。本文正是从这样一种出发点来探讨光的本性。  相似文献   
5.
达明莉 《科技信息》2007,(23):59-60
面向21世纪,社会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任重而道远,这无疑对我国高校管理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目前高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校管理队伍的现状,提出了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管理队伍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王水莉 《甘肃科技》2003,19(2):70-70,12
介绍文书卷工作的重要性及文书立卷应注意的与文件有关的性质,以便为文书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9.
10.
白玫  晓杨 《科技潮》1994,(10):38-41
以美国为首的太空学家正紧锣密鼓地探索火星,预计2017年人类将能登上这个红色的星球。世界上最大的空间开发集团、行星学会执行会会长路易斯·弗里德曼说:"虽然我们并非一定要将人类送往火星或别的什么星球,但探索宇宙奥秘是人类科学发展的职责。"征服火星计划,是一项需要施展人类迄今所积累的科学、艺术和工艺技术等一切成就的伟大星际开发工程。诱人的棕红火球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中,火星是最引人注目和天文学家研究最多的一颗行星。它与地球几乎同时在距今大约46亿年前形成的,火星上的气候曾一度如同地球一样温暖宜人,也曾有过湖沼、河流甚至海洋。探索火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