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经验:也谈“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兆华 《大自然探索》1999,18(2):107-111
本文着重阐述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及其它们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论述了经验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学术界一直十分关注的“李约瑟难题”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近代科学在古代社会一直领先西方的中国技术为什么近代会突然落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系统的协调和政府机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系统论原理出发,论述了作为社会政治子系统核心部分的政府机构无论在结构上、功能上还是在运作方式上都必须与社会经济子系统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和相互匹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和发展.而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级各类政府机构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不断加快,与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显得越来越不协调,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3.
关于科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科学与哲学和文化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因此科学也是多元的,由于中西方文化有巨大差异,因此,中西方科学也有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4.
深入分析和挖掘蕴含在邓小平理论中的系统思想不仅是我们深刻、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以指导我们今后的改革实践 ,从而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深入的需要 ,也是我们在学术上丰富和发展系统思想、系统方法的需要。为了适应这一需要 ,李锐锋、徐志坚同志所著《邓小平理论中的系统思想研究》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 2 0 0 2年 8月出版。该书的出版既是近年来邓小平理论研究方面的一项重大成果 ,也为我国系统科学的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纵观全书 ,有以下特点。第一 ,全面而又系统地揭示了蕴藏在邓小平理论中的深刻、丰富的系统思想 ,贯穿在邓小平理论中的…  相似文献   
5.
系统哲学的创立是 2 0世纪系统思想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它代表着我们这一时代的思维方式———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 ,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系统哲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天然盟友 ,而且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2 1世纪系统哲学必将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6.
拉兹洛的价值论思想是其系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拉兹洛认为,当今时代的价值目标是人类的生存,价值基础是主体的自由,而价值规范则取决于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主体对环境的适应。拉兹洛的价值论思想具有明显的独创性和时代特征,对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研究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系统思想发展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系统思想的诞生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一般系统论是系统思想的核心 ,它的创立标志着人类思维方式的一次“范式转换”。系统思想的发展对 2 0世纪后半叶的整个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系统科学的诞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李约瑟难题”的一种新解释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本文论述了由于“李约瑟难题”自身存在矛盾,因此不可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基于这种考虑,本文给出了“李约琴难题”的修正形式,并通过对哲学、科学、技术和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对其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9.
拉兹洛系统哲学的本体论基石是双透视论,它也是系统哲学的理论基础。双透视论的主要观点是,自然-认知(即心理-物理)系统是一种“双透视的”系统,如果从外部观察它是物理事件系统,即自然系统;如果从内部观察它就是心灵事件系统,即认知系统。这种双透视论对我们理解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长期对立的实质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方科学的文化基因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科学、哲学、文化是三位一体的,文化基因决定了科学的所有本质特征。西方科学之所以能在西方文化土壤上诞生并得到不断发展,是和西方文化基因密不可分的。西方科学之所以在当今世界一枝独秀,其原因就在于它的文化基因的独特性。这些独特的文化基因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